日前,勝采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作業2隊,利用新型液壓蓄能修井機對38918井實施修井作業一次成功,與以往使用傳統修井機相比,施工周期縮短了2天,僅能源費就節約5500余元。勝興集團以科技創新支撐綠色發展,相繼研制改造出液壓蓄能修井機等三項新型修井設備,憑借其低碳節能、環保高效的顯著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炮走紅,掀起綠色修井的新浪潮。
修井機是對油田井下管柱或井身進行維修的專業化機械設備,主要用于油管、抽油桿和抽油泵的起下及打撈作業。傳統修井施工多使用履帶式通井機。這種通井機使用柴油動力,作業成本高,噪聲大,柴油燃燒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造成環境污染,且通井機自身不能背帶井架,轉移到井場需要多部專用車輛配合,作業前后輔助工作量大,約占每口井作業時間的1/5,作業周期長、效率低。
近十年來,為提高作業效率,諸多研究單位和生產廠家嘗試對通井機進行改裝升級,結構性能雖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始終沒有一種成熟機型得以推廣。
勝興集團視問題為機遇,組成精干團隊進行科研攻關,在國家工程院院士顧心懌多次現場指導,以及中國石油大學、山東大學計算校核下,通過反復試驗改進,終于成功研制出新型液壓蓄能修井機。
這種液壓蓄能修井機與傳統通井機相比,其最突出的優勢在于節能、低碳。它采用電機驅動液壓泵提供作業動力,無污染,耗能僅為傳統通井機的45%。設備二層臺配有蓄能缸,可以將動力機空轉時的作功能量進行儲存,在不開啟動力機的情況下,僅靠釋放蓄存能量,一次至少還能從井下提出2根油管。僅能源費用每年就可節約25萬元左右。
工作環境極大改善,噪音小,是作業工人使用液壓蓄能修井機后最深刻的體會。傳統通井機運轉噪聲達到97分貝以上,常年在這種嘈雜環境下作業,近40%的工人都存在聽力下降現象。特別在居民區附近作業,因噪音問題引發的工農糾紛,可能導致油田生產停工、誤工、怠工。而液壓蓄能修井機采用全液壓控制技術,作業噪音降低30%,達到生活環境允許的標準要求,保證了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即使夜間在居民區施工,也不會影響人們休息。
勝興集團從提高作業時速時效出發,將液壓蓄能修井機改為撬裝式結構,僅需要一臺載重車即可完成多臺修井機的搬遷,省去了通井機立井架、埋地錨、拉繃繩等多項施工環節,搬遷安裝由10小時縮短到2小時,工人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搬遷費用節省80%。
2012年5月份中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傅成玉赴駐川企業調研時曾指出,要加快四川盆地天然氣勘探開發,同時把頁巖油氣作為非常規油氣開發的重點,率先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頁巖氣產能建設示范區。把技術攻關作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突破的關鍵,建立適合四川盆地地質特點的技術系列,為持續增儲上產提供有力支撐。
勝興集團為中石化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加油助力,針對天然氣、頁巖氣富集的山區及丘陵地區,量身研發出適用于“高溫、高壓、高硫”地質條件的新型環保節能鉆修機。其中適用于井深3000到5,000米的液壓蓄能鉆修機,可同時起下2~3根管柱;5,000米以上的可根據不同地形,靈活進行結構組裝,一改我國西南油氣田現有試氣設備“大馬拉小車”的狀況,試氣成本比原來節省50%,并分別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