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找卡水工藝技術是大港油田實現合理開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目前找卡水工藝技術及配套工具現場應用適應性差、成功率低、有效期短、重復作業等問題越來越突出,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是找水、卡水工藝分開進行,找卡水施工后換層需再次作業,作業次數多,施工量大,效率低。二是在常規井、套變井中進行多層找卡水時,封隔器多級使用無法驗證封隔器的密封性,造成工藝有效封堵率低的原因不明確。三是在套變井中,由于套管變形、縮徑的原因常規多層找卡水工具無法下入套變位置以下,造成套變井實施找卡水工藝困難。
而下文工藝技術實現了下井管柱找水、卡水、換層、抽油生產一次完成的目標,在不動生產管柱的情況下完成多次重復換層生產,現場操作簡便,實用性強,成功率高,提高了大港油田找卡水工藝技術水平。
找卡水工藝管柱
管柱結構如下:
一、常規井工藝管柱主要由機械式封隔器、Y341自驗封封隔器、ZK液控開關、油管連通短節等井下工具,可組配成一級兩段、兩級三段及三級四段找卡水管柱。
二、套變井工藝管柱與常規井工藝管柱類似,通過套變位置的配套工具需采用小直徑的Y341自驗封封隔器、ZK液控開關。
三、丟開式管柱采用液壓式丟手工具與液壓封隔器配套使用,一次加液壓可實現封隔器坐封和丟手,丟手后泵壓突降,顯示明顯。
管柱配套使用的封隔器設置在各油層間,可有效封隔油套環空,是實現分層找水、卡水、換層生產的保證;ZK液控開關設置在各油層中部,使油套連通或封閉油套液體通道,實現各層的找水、卡水、調層生產。
技術特點:施工管柱和生產管柱一次完成,工藝過程簡單,降低了作業費用;施工管柱可實現在不動生產管柱的情況下多次重復換層生產,通過套管加壓的方法進行換層,不需要專用設備,方法簡單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在同一個壓力下實施卡層、換層,卡層可靠,換層準確,操作方便。
找卡水配套工具研制
為此研制了適應于常規井及套變井的Y341自驗封封隔器(包含Y341-148自驗封封隔器、Y341-115自驗封封隔器、Y341-100自驗封封隔器)。
Y341自驗封封隔器 主要結構包括:座封機構、密封機構、自驗封機構、解封機構。
工作原理——坐封:油管內加壓,高壓液體經封隔器中心管的傳壓孔將壓力傳到上、下活塞和外筒形成的環腔內,上、下活塞在高壓液體作用下,壓縮上下兩組膠筒,封隔油套管環形空間。同時封隔器的鎖緊機構被鎖緊,釋放掉油管內的座封壓力,封隔器也不會解封。驗封:封隔器坐封后,油管加壓,檢驗封隔器膠筒的密封性能。解封:需要解封時,上提油管,封隔器解封。
技術特點:封隔器采用錐形隔環,坐封時對膠筒有擠壓和擴張雙重作用,增大了膠筒的抗壓能力和密封性,充分滿足了工藝需要;采用特種鎖緊機構,增強了封隔器坐封、鎖緊的可靠性;采用液壓坐封,上提管柱解封的方式,現場施工方便;封隔器采用無剛性錨定結構,避免了長期在井下工作造成解封困難情況的發生。
ZK液控開關 根據工藝和管柱設計要求研制了兩種直徑的液控開關,適應于常規井找水、卡水的ZK-115液控開關;適應套管變形找水、卡水的小直徑ZK-100液控開關。
ZK液控開關主要結構:軌道換向機構、分流機構、壓力調節機構
工作原理——下井:開關在地面根據油井資料確定開關在井下的“開”“關”狀。換層生產:當需要換層生產時,從套管環控打液壓至換向壓力(10MPa),在液壓的作用下控制滑塊在軌道中換向,實現開關換層生產,通過多次換向操作,可實現任一層換層生產。
技術特點:開關換向機構采用軌道滑塊機構,可實現開關的多次重復換層生產。
當油井需換層生產時,可實現不動管柱的情況下換層生產。分流機構為一橋式連通機構,具有三個作用:保證液壓封隔器打壓坐封時液體向下傳壓至下面的多級封隔器和液控開關;保證液壓封隔器打壓坐封時液體不進入套管;生產時保證液體從套管通過打開的開關側壁的橫向孔進入生產管柱。
現場應用及效果
從2006年8月開始,在大港油田不同區塊采油井中進行了現場應用,常規井應用63井次,套變井應用16井次。其中最大井深3378.74m,最大井斜 32.4°,套管變形后最小變徑為110mm,現場調層成功率100%,施工有效率100%。以中4-73、港3-72井2口井為例,調層后油井產油量明顯增加,含水率下降,以高了生產效率。
烏19-9井 位于濱海斷塊東南面,目前人工井底1735.42m。該井施工前,生產井段為1664.2~1667.8;1678.4~1679.4。
港3-72井 位于港東二區二斷塊,目前人工井底1900m,套變位置1437.4m,套變后井徑為112mm,施工前生產井段為1436.0m~1482.8m。該井于2007年10月施工,一級兩段,調層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