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這個院緊緊圍繞吉林油田公司勘探開發對鉆井技術的需求,潛心鉆研鉆井工程技術,不斷突破鉆井難點和瓶頸問題,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為吉林油田公司勘探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鉆井技術支持。
一是淺層水平井技術。該技術針對吉林油田扶余、長春嶺、套保等地區油藏埋深淺、地層疏松造斜難度大、直井段短完井管柱下入困難大等問題,研究采用常規鉆機、水基鉆井液、降摩減阻技術成功解決了淺層水平井的潤滑、攜巖、破壞巖屑床等技術難題。截止目前,共已完成防碰繞障、成對平行、淺層階梯、淺層大位移等多種類型各類淺層水平井220多口。2009年成功完成了吉林油田最大的平臺井-平臺12,共32口井,水平井23口,創造了國內陸上油田單個平臺井數量最多記錄。
二是套管鉆井技術。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套管鉆井系統,打破了國外對該項技術的壟斷。目前已形成了多項特色技術,并配套了成熟的套管鉆井工具與設備,可提供全套優質的套管鉆井技術服務。
三是淺層調整井固井技術。針對扶余老區井淺溫度低、注水壓力高、層間壓力差異大、水泥漿漏失等問題導致固井質量差,通過攻關研究,形成了一套適合于吉林油田淺層調整井固井的系列配套技術并得到成功推廣應用,累計應用4000多口井,固井質量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合格率達到98%以上,優質率達到78%以上,為老油田二次開發提供了技術保障。
四是中淺井快速鉆井技術。針對中淺井鉆井過程中存在著井下復雜情況以及鉆頭選型不合理導致鉆速慢、周期長的問題,研究形成了配套技術,鉆井周期縮短65%,鉆井機械鉆速提高146%。
五是深層火成巖水平井鉆完井技術。為科學高效開發長嶺深層火山巖氣藏,針對該區氣藏埋藏深、地層可鉆性差、高含CO2等難點問題開展攻關研究,形成了火山巖水平井鉆完井配套技術。水平段長度最高突破1200米,單井成本大幅下降,有效減少布井數量,實現了地質開發“稀井高產”的開發理念。
六是井身結構優化技術。該技術已在12個區塊得到應用,每年節約費用1億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
七是油氣藏保護技術。針對吉林油田中淺層三低、水敏油藏、深層壓力敏感易發生水鎖油氣藏特點,研究形成了適應不同儲層特點的防水敏、防水鎖氣藏保護技術,并推廣應用,效果顯著。伊通滲透率恢復值87%。松南深層滲透率恢復值92.7%,松南淺層89.41%。
八是欠平衡鉆井技術。近幾年在深層試驗推廣應用了40口多井,為及時發現油氣藏提供了保障,探明和高效開發了長嶺氣田、英臺氣田,并相繼在王府、孤店、雙遼斷陷取得了重大發現。
九是防CO2腐蝕固井技術。各項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壟斷,成本僅為國外的1/10~1/5。應用效果顯著,為吉林油田高含CO2氣井固井防腐提供了有效技術支撐。
十是超高溫鉆完井技術。針對吉林油田地層溫度梯度高,5000米以上井深井底溫度達到200℃以上的情況,開展超高溫鉆完井技術攻關,形成抗溫200℃以上的鉆完井技術,拓寬了勘探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