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8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由于本月初全球
油價下跌,委內瑞拉外長拉米雷斯(Rafael Ramirez)在瑪格麗塔島召開的氣候變化會議上提出與沙特石油大臣納伊米(Alial-Naimi)會面。
納伊米預計拉米雷斯將要求他削減石油產量,但他回復了一個信息:沙特不會自行減產。
據沙特官員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官員稱,預計納伊米本月晚些時候在維也納召開的
歐佩克會議上可能重提要求。
目前的風險在于,在內斗和美國頁巖油產量大增之際,歐佩克是否還能以壟斷者的形式運營。如果不能就減產達成一致,歐佩克對油價的影響力將再度削弱。
曾擔任納伊米高級顧問的薩班(Mohammadal-Sabban)表示,本次歐佩克會議非常艱難,因為成員國似乎忘記了怎么合作。在歐佩克內部,官員們愈加擔心分歧會繼續打壓油價。
根據國際能源署(
IEA),歐佩克現在日產量比目標產量3000萬桶高了大約50萬桶。歐佩克代表們稱,成員國在考慮承諾把產量控制在目標水平之內,即實際上大幅減產。
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產量總計超過全球石油供應的三分之一。據德意志銀行統計,自1984年以來,該組織曾11次減產以應對油價下跌問題,平均削減的合計日產量為124萬桶。
德意志銀行發現,每一次作為國際基準的
布倫特原油價格都會在歐佩克減產后的兩到三個月里走高。
歐佩克成員國聯合削減產量可以支撐油價,但也會導致收入減少。像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這樣的成員國對限產的承受力多強還不清楚。
其實,本次歐佩克會議面臨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如果歐佩克減產支撐油價,則會鼓勵石油投資,包括美國頁巖油開發投資。如果歐佩克決定繼續承受油價下跌沖擊,那么暫時就不要采取行動。
據沙特官員和油企高管稱,私底下,沙特對其他11個歐佩克成員國能否履行集體減產承諾持懷疑態度。沙特不愿承受單方面減產的壓力,擔心這樣做會失去客戶。
沙特的不妥協立場源自上世紀80年代。當時,北海和英國新增大量的原油供應,于是沙特為支撐油價大幅減產。但其他成員國不但沒有跟隨沙特,反而加大供應,試圖借機奪取市場份額。
薩班稱,毫無疑問,沙特已明確表示捍衛石油市場是一種集體責任,成員國不應該指望沙特單獨行動。
由于擁有龐大的現金儲備,沙特能夠經受住短期油價下跌的沖擊。不過,德意志銀行估計,沙特需要每桶99美元的布倫特原油均價才能平衡該國當前財年的預算。布倫特
原油期貨目前略低于每桶80美元,處于4年以來的低點。
近期原油價格的下跌主要歸咎于兩大原因。IEA估計,得益于頁巖油的開發,美國每年對全球石油市場的日供應量將增加100萬桶。利比亞、伊拉克等戰亂國家回復石油供應加劇了原油市場供應過剩。
與此同時,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有所放緩,尤其在亞洲。今年3月份,IEA預計2014年度石油日消費量將增加135萬桶。但此后,伴隨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的下調,IEA也已將其對今年全球石油消費量的預期增幅下調近一半。
歐佩克爭論的波及范圍遠遠超出了其成員國。舉例來說,低油價對俄羅斯造成沖擊,而該國已經因西方制裁和盧布大跌受到擠壓。
美國消費者受益于油價下跌。但低油價也減少了美國很多油企的現金流,特別是那些從事成本相對高昂的頁巖油生產的企業。
如果低油價迫使一些生產企業(尤其是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放棄最昂貴的油井,那么市場可能最終會對歐佩克有利。
在一些分析師看來,沙特本月早些時候在北美市場下調油價的舉動表明該國正在試圖削弱頁巖油生產商。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