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跌破50美元/桶心理價位之后,很多原油玩家都心塞了。觀察近期的油價,消息面的影響似乎已不再那么重要,最近一個月油價下滑幅度更甚于前期。下一個關口會是40美元/桶嗎?小伙伴們還打算玩下去嗎?
有國外媒體報道,近期美國諸多低產油井關閉。英國油氣開發協會主席羅賓(Robin Allan)表示,該行業已“接近崩潰”。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國頁巖油氣的成本并沒有外界預測的那么高,而其國內石油開采成本接近每桶40美元。不過,就算連政府補貼等因素都計算在內,美國原油勘探開采的成本也只能在這個價位上抗著了。
原油價格還在下滑,下降幅度甚至比前期有增無減。宏觀面和消息面的影響看似“失靈”:無論是希臘政局動蕩,還是利比亞戰亂持續,油價都不為所動;無論是國際能源機構(IEA)下調非歐佩克國家原油產量預測,還是國際貨幣基組織(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油價仍我行我素。同時,無論是歐佩克國家,還是俄羅斯,這些大玩家丟過來的話還是那么任性:絕不減產。小伙伴們聽了心里拔涼拔涼的。
眼下,伊拉克正努力擴大出口,委內瑞拉也正“全球巡游”四處游說。那么中國呢?當然會理性務實抓緊利用低油價機會補充庫存。不少行業、消費者也感受到了“5元時代”的氣息。而對于成品油消費稅三次上調,網民們吐槽:能不能明確成品油消費稅的制定機制,“給個公式也行啊”;還有就是希望專款專用,最好能夠公開支出情況。
不過,低油價對產業鏈的影響不能說完全是正面的。新年伊始,國際原油的持續走低使得國內成品油首次調價便迎來“開門綠”,整個1月份也持續被看空預期充斥,市場行情難有好轉跡象,“十三連跌”也已近在咫尺。值得警惕的是,上游勘探開采的熱情已經受到影響,而油服企業、煉廠利潤、下游化工產品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擾。
“目前世界經濟方面利空云集。”卓創資訊分析師李曉蓓分析,“市場對美聯儲利率調整的觀點,漸漸匯集于6月份的加息。而美國整體經濟穩步復蘇,推升了加息預期,令美元指數持續走強。”未來美元指數還將繼續打壓油價。
卓創資訊分析師高健表示,當前維持對后期油價整體走低的預期,但由于抄底資金的介入,油價跌勢可能有所收斂;而因產油國之間的“惡戰”造成的供給過剩仍是市場的核心矛盾。“在產油國達成全面減產一致意見,或者是地緣危機再度引爆之前,國際油價還會維持低迷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