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解禁石油出口攪動能源金融格局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5-10-15 來源:上海證券報 關注度:0]
摘要:
美國的算盤
眾所周知,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受鑄幣稅的利益驅動,貨幣超發就成為必然。為維護美元地位,美國利用其經濟、軍事實力確立了石油美元體系。但是近年來,次貸危機及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嚴重削弱...
美國的算盤
眾所周知,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受鑄幣稅的利益驅動,貨幣超發就成為必然。為維護美元地位,美國利用其經濟、軍事實力確立了石油美元體系。但是近年來,次貸危機及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嚴重削弱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隨著財政赤字、國內債務屢創新高,QE
注水邊際效用不斷下降,美元地位受到嚴重挑戰。因此,在頁巖油技術成熟并量產后(成本在27-37美元/桶),解禁石油出口,不但能盤活之前投入頁巖油和
頁巖氣巨額投資,又能獲得穩定的財政收入,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之前可能因貨幣超發、財政赤字、巨額債務再次引發經濟危機。同時,通過出口石油參與國際原油定價權,從經濟角度強化石油美元,進而實質性地鞏固美元地位,增強國家國力。
由此,如果美國出口原油成行,美元的商品屬性將得到強化,或有類似澳元、加元市場特性,即成為有資源出口支撐、相對堅挺的高息貨幣。這符合美聯儲近年來不斷暗示加息的思維邏輯。同時在目前全球紛紛放水防通縮的大背景下,預示著通脹或已就在轉角,不再遙遠。
此次9月美聯儲沒有加息,或許就在等待美國國會全面通過解禁原油出口。因為客觀上目前美國的財政疲弱不堪,不支持美聯儲加息。但是一旦通過解禁原油出口,在原油出口及再工業化雙輪驅動下,美國經濟將開啟新一輪騰飛,屆時美聯儲將開啟其拿手的連續加息手法,迅速收緊流動性,這對目前習慣于寬松的歐盟、日本及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或許是蕭條和災難的開始。這個套路就是業界俗稱的“剪羊毛”。1972年以來,美元指數的三次大漲均伴隨著金融危機,如20世紀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和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
國際能源格局將大變
如果美國從能源進口轉為出口,國際能源格局將發生巨大改變,相應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都會發生重大變化。
可以預期的是,美國加入石油出口寡頭格局,合作博弈將主導整個進程。由于國際原油市場已經形成的寡頭格局,根據合作博弈理論和實踐,美國成為新增一方參與目前這個寡頭壟斷市場,不可能出現大部分輿論推測的——簡單的競爭,即競相壓低
油價以增加出口,更多的將是合作。因為,這更符合所有產油國利益。因此,隨著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轉身為石油出口國,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其同所有產油國的關系總體將得到改善,而不是繼續惡化,包括同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因為根據合作博弈理論,所有參加合作的參與方一定能獲得比不參與合作時或者不參與合作個體獲得更大的利益。而在已經形成寡頭格局的市場,形成合作博弈的基礎和可能遠大于完全自由競爭的格局。
不過,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是,中國正經歷著的艱難但必要的改革和轉型,而這將極大地改變產能過剩狀況并影響大宗商品價格。
目前,隨著石油價格的見底,大部分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大幅向下的空間和可能也已經不大,對應的CRB指數也已經處于歷史最低位。相應的,可以得出黑色、有色、礦產資源類大宗商品價格筑底的判斷。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