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業尋機“互聯網+”突圍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5-12-08 來源:深圳商報 關注度:0]
摘要: 在行業寒冬之際,大宗商品在不斷尋求突圍新路子。在上周五的2016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業內各界以互聯網+煤炭為主題,對市場戰略的轉型升級展開討論,挖掘互聯網+契機下的行業突圍新模式。
目前火電利潤正在面臨下降,但未來勢必會回升,轉...
在行業寒冬之際,大宗商品在不斷尋求突圍新路子。在上周五的2016年度全國
煤炭交易會上,業內各界以“互聯網+煤炭”為主題,對市場戰略的轉型升級展開討論,挖掘“互聯網+”契機下的行業突圍新模式。
“目前
火電利潤正在面臨下降,但未來勢必會回升,轉折點在于火電能夠提供市場中非常緊缺的調峰、儲備等輔助作用,這就對煤電有了新的定位,未來‘煤-發電-售電’的垂直化一體經營是全新的行業整合方式。” 清華大學電機系副教授、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院長助理陳啟鑫在會上指出了行業寒冬突圍的新路子,未來,傳統火電機組將由原先以提供能量為主,轉變為以提供輔助服務為主的盈利模式。
“互聯網+”的概念不僅僅局限于目前流行的電商平臺,還將滲透入行業全產業鏈,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深度融合。陳啟鑫表示,以此為契機將推動煤炭企業的清潔利用、低碳環保,挖掘煤炭企業的運營精細化效率,催生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物流服務全方位商業模式變革,需求側和供應側的資源高效匹配、互聯互通,能源大數據的新應用和新業態等。
對于煤炭企業而言,與互聯網結合將實現傳統能源企業重資產的輕資產化管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朱巖指出,煤炭行業的輕資產意味著客戶驅動的碳管理,在消費端進行碳排放管理,在流通端搭建電商平臺,在生產端壓縮成本,同時提供碳交易平臺、金融、大數據等衍生服務。
“互聯網+”煤炭最終將成為整個能源生態圈的一部分,形成能源清潔高效利用、信息互通共享、全產業智能化運營的能源互聯網。
隨著能源交易從買方市場步入賣方市場,為下游企業提供以客戶為導向的專業服務成為煤炭電商競爭的熱點。“煤炭市場最大痛點在于供應鏈環節。”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總經理溫琳告訴記者,“目前物流占到煤炭成本的60%,信息不對稱導致整個物流成本高,如何提供第四方的智慧物流,是對煤炭大宗商品在互聯網上實現的重要一環。”
除了解決物流問題,溫琳表示,煤炭互聯網還需要金融加入,物流與金融二者缺一不可。引入金融服務后,能為上游煤企及時支付訂單費用,大大縮小了原本線下交易的賬款回收時間,加快企業資金流轉。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