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18年攻克“秸稈變清潔燃油” 宣告實現產業化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6-01-14 來源: 中新網哈爾濱 關注度:0]
摘要:
中國的農業秸稈和林木廢棄物今后將不再是廢物,它能變成物美價廉的生物質清潔燃油、生物炭和熱產品,將為工農業生產、生活提供廉價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東北林業大學6日對外發布稱,該校王述洋教授科研團隊負責的中國863高技術計劃項目歷時18年...
“中國的農業秸稈和林木廢棄物今后將不再是‘廢物’,它能變成物美價廉的生物質清潔燃油、生物炭和熱產品,將為工農業生產、生活提供廉價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東北林業大學6日對外發布稱,該校王述洋教授科研團隊負責的“中國‘863’高技術計劃項目”歷時18年技術攻關,已成功解決農林廢棄物規模化、低成本生產清潔燃油聯產炭、熱的全部技術難關,正式宣告進入產業化推廣階段。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每年產有各種農業秸稈7億多噸、林木廢棄物3億噸,由于缺乏先進、經濟、高效的產業化技術,大部分被付之一炬或直接廢棄,這些寶貴資源非但沒有變成財富,反而造成嚴重的季節性霧霾污染,林木廢棄物還會形成森林火災隱患。
為了充分利用農林廢棄物,從1997年開始,東北林業大學王述洋教授開始組建團隊,成立中國高校首個
生物質能開發利用技術創新研究專業機構,進行“秸稈變清潔燃油”為主的、用農林廢棄生物質規模化生產生物質清潔燃油的大型成套化高技術裝備。
經過18年研究,“秸稈變清潔燃油”項目技術設備已從單一設備提供年產5000噸,直至20萬噸清潔燃油聯產炭、熱的大型成套化制油裝備。
“經該裝備轉化,目前一套設備每20000噸秸稈、林木廢棄物可生產出清潔燃油10000噸……”據王述洋介紹,該套設備產出的清潔燃油,目前已可廣泛應用于熱能、電力生產及有色冶金、石灰、陶瓷、水泥等領域。“由于這種燃油幾乎不含硫,燃燒后的產物經光合作用又循環變成了植物,因此不會造成污染,是真正的清潔能源。”王述洋告訴中新網記者,因其價格低廉,市場前景被普遍看好,他相信產業化后的國際競爭力。 另外,中新網記者從王述洋教授處了解到,該團隊在研發過程中已掌握了將生物質清潔燃油進一步轉化為柴油、汽油等燃料的方法,正在籌劃進行中試和開發。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