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年首次出訪地選擇在了中東。
1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宣布:應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總統塞西、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魯哈尼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1月19日至23日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
1月15日晚,伊朗駐華大使阿里·阿斯加爾·哈吉在使館吹風會上表示,伊核協議近兩天將在維也納開始執行,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將被解除。在這樣的友好氣氛下,習近平主席將在22日至23日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將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以提升雙邊關系定位。
哈吉還表示,“在此次訪問中,雙方將簽署和宣布有關‘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以更加務實地推動項目進展,促進中國和伊朗、伊朗和鄰國之間的關系。”
哈吉表示,感謝中方為推動達成伊核全面協議所做的積極努力,中方在關鍵時期提出的多項建議有效推動了談判的進展,希望伊核協議生效后,中國能夠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他強調,不會忘記中國在伊朗最艱難的時候提供的幫助。
自2013年以來,中伊兩國元首已經進行了6次會晤。2014年5月,伊朗總統魯哈尼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
對于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哈吉表示,伊朗表示大力支持,相信它會給相關地區帶來更多的穩定、繁榮和安全。“伊朗位于世界的‘十字路口’,可以把新絲綢之路的陸路和海路連接在一起,并在中間開辟一個南北通道。”
為了支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項目對接,哈吉說,伊朗政府專門組建了一個跨部門委員會進行研究,成員包括各個部委、公司、商會的代表。據哈吉介紹,習近平訪問伊朗期間,兩國還將簽署“相當數量”的雙邊合作協議。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兩國在金融、高鐵、自由貿易區、能源四個方面都有簽約計劃。
在金融合作方面,中國和伊朗有望達成本幣互換協議。兩國已經就啟動這一機制進行了多次對話。“商談還在進行中,沒有原則性分歧。如果可以完成相關程序,這次就可能簽約。如果來不及的話,也會在日后簽約。”
伊朗正在加速推動經濟“去美元化”,人民幣有望成為伊朗的“寵兒”。“今年年初,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貨幣提款權貨幣籃子,這是世界對中國經濟的認可。”哈吉表示,這是一件值得恭喜的事情。
在基礎設施方面,哈吉表示,雙方正在準備普通鐵路、高鐵、運輸等項目。“伊朗有很多重要的國家項目是在中國企業參與下推進的。其中,有相當數量得到了來自中國的融資。”
哈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中伊兩國正在準備從德黑蘭到庫姆的高鐵項目,已經達成了一些非常好的協議。庫姆是伊朗南部100公里的一座宗教圣城。這部分高鐵是從伊朗到南部伊斯法罕全長400公里高鐵的一部分。據21世紀經濟報道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中國中鐵建工集團和伊朗Khatamal-Anbia建筑總部是項目的承建方。
哈吉指出,在此次訪問中,雙方將簽署有關中伊自貿區、開發區的備忘錄。
在能源方面,哈吉表示,這是兩國最重要的合作領域,中國是伊朗最大的原油出口國,雙方從上游到下游都有廣泛的合作。在此次訪問中,兩國也會在這一領域進行磋商。“就在今天(15日),就有一個伊朗石化公司來到北京跟中國商討油氣的合作。”他對本報記者說道。
他強調,伊朗的天然氣和石油總儲存量世界第一,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進口國。中國未來對天然氣進口需求會繼續增加。在這方面,兩國互補性很強。“我們歡迎中國企業以任何形式參與伊朗油氣和石化項目。”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4年中伊雙邊貿易額大幅增長31.1%,達到518.5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向伊朗主要出口工業制品,從伊朗主要進口初級產品。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雙邊貿易往來發生在五礦化工領域,2014年五礦化工行業的進口增幅更是高達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