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凌晨2時許,國內第四大油企延長石油下屬子長采油廠突發原油泄漏事故,當地立即成立了由子長縣環保局、安監局、公安局、監察局等單位組成的工作組,對事故展開調查。經初查,事故發生地為馬鞍山聯合站,換熱器與輸油管線進口連接處三通接頭因年久腐化,導致原油泄漏約1.7噸,原油順著山體排水渠流入一小型水壩內,造成周邊生態環境污染。
據目擊者描述,事發后,在水壩上游,消防人員和環保局工作人員用消防車的高壓水槍清洗河道,有數輛泵油車來到現場往車里泵泄漏的原油,水面漆黑,散發出刺鼻的氣味。采油廠工作人員和當地群眾也參與了清理。
據悉,延長油田剛剛于今年3月將子長縣境內的子長、子北和瓦窯堡三個采油廠合并為子長采油廠,兩個月之后便突發事故,去年8月子長縣境內被合并的另一采油廠也曾發生類似的原油泄漏事故。
據《華夏時報》記者調查,陜北油氣資源豐富,但大量的油井開采油氣資源的同時漏油事件頻現,原油泄漏事故發生原因主要為5種:輸油管線的質量及老化問題;天氣、地質災害等不可抗力導致管線破裂;人為破壞導致管線破裂;安全事故及內部人員的違規操作;及原油長時間腐蝕管道壁導致管道破裂。記者梳理近年來漏油事故通報信息發現,因輸油管線的質量問題及老化腐蝕而致的漏油事故占比最大。
據延長石油內部人員透露,由于追求建設速度,管線質量和防腐工作常被輕視,而井場建設在市場化模式下也常被外包,施工方為求利潤一方面在選用輸油管道時勢必會選擇價格比較低廉的,另一方面在防腐措施的選擇上也往往會用一些低端的防腐涂料代替,防腐涂層達不到設計防腐年限就會造成一些輸油管線使用壽命大大降低,甚至有的使用周期僅僅數月。
近年來由于原油價格持續低迷,延長石油自去年起開始由擴張上產開始向穩產轉變,2015年8月25日延長石油下屬蟠龍采油廠和青化砭采油廠首次進行了合并。據稱延長將通過采油廠的合并來實現原油集輸、油區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共享利用,降低成本費用。但由于原油價格高企的時期,油企急于擴張因此偏重輸油管線新建鋪設而不注重維護,最終導致生產及環保安全的長期“欠賬”,眼下雖然擴張大潮退去但依然頻頻遭遇原油泄露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