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兵團日報報道,按照國家發改委對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總體部署,“十三五”期間,兵團計劃退出煤炭產能282萬噸,壓減粗鋼產能30萬噸,分流安置職工約2000名。
據了解,兵團高度重視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工作,專門成立了由發改委、國資委等14個成員單位組成的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兵團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實施方案》和《兵團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施方案》。
為確保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化解任務按時完成,7月初,兵團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與各師簽訂了責任書,明確了目標任務,并要求各師要切實履行工作責任,確保退出的煤礦、鋼鐵企業關閉到位、拆除設備。
根據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計劃,從2016年至2020年,兵團共有16處煤礦符合引導退出,退出產能282萬噸,其中生產礦井10處,核定生產能力84萬噸,在建、改造或擴建礦井6處,設計生產能力198萬噸。此次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兵團有30萬噸任務,主要包括128立方米高爐兩座、20萬噸轉爐1座。
在安置職工方面,兵團組織有關部門進行摸底排查,建立了職工信息數據庫,明確了化解煤炭、鋼鐵行業過剩產能過程中職工安置方面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堅持企業主體與地方指導相結合;堅持企業內部轉崗與社會再就業相結合;堅持落實政策與分類推進相結合,實行“一企一策、一礦一策”;堅持職工分流安置與保障權益相結合。
兵團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兵團將從5個渠道采取分類推進方式安置職工,通過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創業補貼及社保補貼等支持政策,確保職工轉崗不下崗、轉業不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