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10月份,大慶石化公司煉油廠提前4個月完成全年利潤指標的消息就在公司傳開了,這在大慶石化公司還是第一次,在當前行業低迷的形勢下,可謂是一個創效奇跡。
增產創效:什么好賣賣什么
計劃科科長王湛表示:“優化調整生產方案是第一個突破口。怎么優化?那就是什么好賣賣什么,什么賺錢產什么。汽油、航煤、蠟油都是高附加值產品,應當多產,可問題是,原油進廠后生產1噸汽油就要產出1噸多柴油,調整柴汽比是重點,增汽減柴是關鍵。”
從今年年初至4月中旬,柴油一直處于高庫存狀態,影響了正常生產和物料平衡。為此,煉廠全面實施“增汽減柴”生產方案,積極改善產品結構,通過嚴格控制各主要生產裝置的柴油餾出口控制范圍、降低柴油收率,把適合的組分轉產成汽油、航煤、蠟油等,降低柴油與其他油品的重疊度,減少柴油產量。同時,煉廠通過精細化操作,使92號國Ⅴ車用汽油池中的加氫脫硫汽油調和比由72%提高至75%,增加經濟效益近百萬元。130萬噸/年汽油加氫脫硫裝置在生產國Ⅳ汽油的同時,兼顧國Ⅴ汽油的生產任務,確保實現效益最大化。該裝置今年前8個月生產汽油100余萬噸,同比增加20余萬噸,創造利潤7000多萬元。
在瞄準汽油創效產品的同時,煉廠還盯住了“風景獨好”的石蠟產品。改變蠟脫油裝置加工酮苯輕油裝置蠟膏的原設計,嘗試加工常減壓減二線、減三線原料,并將蠟含油量降到了1.8%以內,完全滿足了石蠟出廠要求。今年前8個月,煉廠生產石蠟近16萬噸,創造利潤8700多萬元。
優化創效:怎么賺錢怎么來
催化油漿是催化裂化過程的中間產物,以前的處理方式就是低價賣。現在,煉廠利用12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加工重油、污油的特長,在加工原料里適當摻煉催化油漿,油漿轉換成了石油焦,身價變得大不同。今年前8個月,煉廠加工催化油漿6萬多噸,增效4000余萬元。包括石油焦在內,今年煉廠共有9項優化增效項目,其中6項已經完成了進度,實現利潤6000多萬元。
加強產品升級創效。以石油苯-535產品向石油苯-545產品轉型升級優化項目為例,
重整裝置主任宋樹林介紹:“在國家標準中,石油苯-535和石油苯-545的區別主要在純度、甲苯含量、非芳烴含量、噻吩含量、比色、總硫含量、溴指數和結晶點等方面。而我們生產的石油苯-535產品中大部分指標能滿足石油苯-545指標的要求。噻吩含量、總硫含量、溴指數和結晶點等指標成為這次升級的重點。”技術人員把白土塔入口溫度由125攝氏度提高到130攝氏度,以此來吸附殘存的不飽和化合物,達到石油苯-545溴指數的標準。通過對抽提系統操作的溶劑比和回流比、苯塔溫度和外排輕烴量等參數的調整及優化抽提原料,使得苯分離塔進料輕組分含量減少,產品苯的結晶點逐漸提升至5.45攝氏度以上。今年3月末,石油苯產品升級創效的構想變成了現實,石油苯-545產品順利出廠647噸,增效22萬元,成為新的效益增長點。
節能創效:是“肉”就不放過
和主力板塊相比,節能只是“小塊肉”,但抓好小問題,照樣有效果。
調——調整石蠟出廠方案,新增液蠟臨時裝車設施,保證液蠟按時出廠。開通減三線增產石蠟,產量大幅提升。為緩解成型能力不足,新增臨時裝車設施,保證液蠟產品及時出廠。
關——階段性關停石蠟白土裝置,節約加工費近200萬元。需要生產潤滑油時,石蠟白土裝置運行,不生產潤滑油而生產石蠟時,石蠟白土裝置停運,節約加工費用。
減——減少石蠟加氫、成型裝置的新鮮水直排,每年減少1.8萬噸的排污量,可節約費用35萬元。針對硫黃裝置酸性水汽提后的凈化水還有剩余的情況,在煙氣脫硫裝置洗滌水管線上增設凈化水分支,將硫黃車間汽提后的凈化水線跨到補水線上,替代新鮮水使用。按每年運行365天計算,可節約新鮮水8.76萬噸,節約費用41.2萬元。通過各種節能舉措,前8個月煉廠共節約費用1000多萬元。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