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哥倫比亞的孟凱樂不僅有中文名字,還說著流利的漢語。由于中國與拉美地區的業務逐漸頻繁,他在哥倫比亞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提供咨詢服務。此次他來到中國參加第十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希望能與
鋼鐵大省河北進行合作,將河北的鋼鐵出口到拉美。
坐落于巴西的中拉經貿合作園的公關負責人侯子文如今習慣人們叫他的外文名字。他希望把更多的中國的電子科技、裝備制造等優質產能帶到巴西,并形成聚合效應。
據河北省發改委副巡視員喬曉林介紹,2015年河北省鋼產量達1.88億噸,約占全國鋼產量的近四分之一、世界鋼產量的九分之一。河北省鋼鐵產品結構經過不斷調整,已形成了高、中、低端產品的全面覆蓋,具有明顯的質量和成本優勢,產品不僅遍及全國,而且大量出口海外。2015年河北省出口鋼材2431萬噸,出口額達到99億美元,占全國鋼材出口總量的22%,暢銷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巴西華人協會副會長、巴西中國經濟貿易促進會副會長張岐山在拉美地區已經發展了20多年。他明顯感覺近十年中國巴西交流增多,尤其是中國近十年飛速發展之后。他介紹,十幾年來中國出口有了明顯的改變,原來以輕工產品為主,而今以高端產品為主,并促進了巴西的發展。
張岐山稱,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河北在海外的知名度逐漸提高,他想為家鄉河北做點事情。他將目光瞄準了河北的過剩產能企業。他稱,雖然河北產能過剩,但河北也有優質產能,所以他希望為河北的鋼鐵、制造業等企業搭橋,幫助他們走出國門。
從事跨境電商的聚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陸宏翔稱,河北面臨著化解過剩產能和環保的雙重壓力,更加需要國際合作,一方面在原材料采購中擴大渠道,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海外一些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將河北鋼鐵優質產能進行海外遷移。每個國家經濟結構不同,中國每個省份經濟情況也不同,陸宏翔所做的就是幫助各個國家與中國每個省份進行互補、合作。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王錦珍表示,此次峰會加強了中國—拉美產能交流。峰會的產能合作展區重點展示了我國在能源、汽車、鋼鐵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先進裝備和優勢產能。
據中國貿促會國際聯絡部透露,目前本次峰會中國與拉美企業間簽署了21個經貿合作項目,涉及文化交流、礦物開采、能源建設、城市基礎建設和智慧農業等相關產業領域。根據企業項目情況統計,簽約金額共計171億美元。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