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各國部長準備下個月在維也納開會,擬定出各方期待但仍充滿不確定性的原油產量削減方案之際,石油交易商則忙著在期貨及期權(選擇權)市場布局卡位,以便利用減產協議的機會獲利。
雖然OPEC如果在11月30日會議達成協議,可能最快12月1日就能生效,但交易商表示,受到最大價格沖擊的將是2017年年初交割的合約,特別是2月期貨,而不是現貨市場。
“你之所以不會在2016年第四季價格看到任何沖擊,是因為到11月作成這個決定,你將已經在交易1月或2月合約,”新加坡研究顧問公司Energy Aspects的原油分析師Virendra Chauhan指出。
即便是1月份的數據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為1月合約在會晤當天到期,所以2月合約會是覆蓋此次會晤的首份合約。
市場數據顯示,最近2月合約新部位在穩步增加。自從OPEC在9月28日暗示減產前景以來,期貨市場2月未平倉合約已增長48%。
期權市場上,與2月合約相關的活動也出現跳增。
與2月看跌和看漲期權相關的部位均有增加,但前五大最受歡迎2月“執行價”看跌期權的規模幾乎是前五大看漲期權的兩倍。
這表明了參與者的整體防御策略,例如產油商,可能是在為部分將來的產量鎖定價格下限。
3月期貨未平倉合約自9月28日以來增長12.7%,2月和3月期貨合約價格自那時以來則雙雙上漲約5.5%。3月期貨合約也覆蓋了供應可能調整的這段時間。
**2008年的情況不同**
OPEC上次減產提振市場是在2008年,當時正值全球金融危機。
那次減產于當年11月1日生效,減產的影響在該組織2009年1月的產量中才得到體現。OPEC在2009年1月的產量為2,869萬桶/日,較兩個月前的3,022萬桶/日下降。
油價在去年10月末從60幾美元大幅挫跌,今年1月在45美元左右靠穩,隨后在年內反彈。
但當時的整體情況與目前有天壤之別。當時OPEC減產的幅度比現在計劃的要大,削減150萬桶/日,但出手行動是為了應對需求大幅減少的情況。
目前的主要疑慮在于供應。美國頁巖油革命已經讓美國擠身前三大產油國,而OPEC及后蘇維埃時代的俄羅斯產出增加,導致生產過剩情形持久不退。
多數分析師表示,就算OPEC的確減產,全球生產仍將維持在高檔,因此他們預期在達成協議后,價格也不會大幅跳漲。
Bernstein Energy本月將2017年布蘭特
原油價格預估從先前的每桶70美元下調至60美元。
“今年至今OPEC供應創紀錄新高,加上全球經濟成長預估轉弱,且庫存水準仍舊偏高,都是促使我們下調并拉平油價預估的原因,”Bernstein Energy稱。
這樣的觀點也反映在布蘭特
原油期貨的遠期合約曲線,在當下和2008年所存在的區別上。
2008年時,就在預計OPEC將減產之前,布蘭特原油遠月價格呈現大幅正價差格局,六個月期遠月價格較近月價格高出10美元以上。
當前六個月的遠月價格較近月正價差幅度不到5美元,意味著市場人士認為減產的影響比2008年要小得多。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