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奪年產油氣當量5000萬噸穩產年的
長慶油田,企業效益亦芝麻開花節節高。截至10月底,長慶油田不僅將一季度14億元的虧損額扭虧,而且盈利40多億元。
作為已開發40多年的
低滲透油氣田,遞減快、穩產難、含水量大、成本費用高等諸多不利因素,已成為制約長慶油田發展的瓶頸。特別是面對低
油價帶來的長時間不退的寒冬,讓長慶油田本來就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雪上加霜。
今年年初以來,面對低油價寒冬,長慶油田冷靜分析國內外、中國石油內外、長慶油田內外所面臨的經濟環境和經營形勢,精準分析油田發展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長慶油田緊緊圍繞年5000萬噸持續穩產和提質增效兩大核心,從頂層設計入手,審時度勢,精準部署,在油田從上到下及各個層面,全方位開展“精細管理提質增效年”活動,實現了“投資上精細預算、勘探上精細部署、開發上精細組織、安全上精細管理、成本上精細掌控”,讓提質增效工作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
本著“提質增效不以小而不為”的原則,長慶油田各基層單位不放過每一個增效環節,從管理層到操作層,從前線到后勤,從
勘探開發大的項目投資到日常管理費用支出,無處不摳。通過取消無效產能項目,優化投資節約一些;提高單井產量,靠多產油氣多賺一些;關閉低產低效井或無效井,少虧損一些;精細油井管理,在井下維修費上少投入一些;強化管理,在日常非生產費用上少支出一些;優化人力資源,在人工成本上控制一些等諸多措施,讓“精細管理提質增效年”活動開展得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
為保證提質增效工作在穩產年5000萬噸油氣當量中形成常態,并轉化為每位員工的具體行動,長慶油田各級領導在不間斷深入基層一線幫助指導,解決基層在穩產上產中遇到各種困難的同時,全體員工人人制定提質增效行動計劃書,并層層簽訂提質增效責任狀,將提質增效工作同穩產年5000萬噸油氣當量一樣,落實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
采油采氣廠、每一個作業區、每一個井站,直至每一個崗位,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責任體系。在今年前9個月的考核兌現中,由于產量和效益上的差異,廠與廠之間,領導干部月績效獎勵最大差距額達30%以上,基層操作員工月收入最大差距達800元以上。
原油年產量達400萬噸以上的長慶采油三廠,以建立規范完善的降本增效管控體系及激勵機制為抓手,激發全員降本增效熱情。截至目前,這個廠今年已節約運輸費、
水電費、
井下作業維護費等6500余萬元。
長慶采油九廠面對戰線長、老井多的實際,堅持“老井增油就是增效”的理念,在總投入少增加或不增加的前提下,積極進行
測井、錄井等資料的“回頭看”等相關研究,從近900口低產低效井中優選后查層補孔井60余口,合理制定措施計劃,實施42口井,實現措施增油目標,目前已增油4263噸。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