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江西省“十三五”天然氣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出臺,力爭到2020年,實現“氣化江西、縣縣通氣”,長輸管道天然氣覆蓋所有縣(市、區),長輸管道里程突破5000公里。
《規劃》還提出,至2020年底,全省城市范圍內規劃建設汽車加氣站370座,其中
LNG汽車加氣站200座。結合全省高速公路及其服務區建設情況,原則上按每間隔150~200公里的服務區內設一對LNG汽車加氣站,規劃建設高速公路LNG汽車加氣站30對。
全省85個縣(市、區)用上天然氣
我省天然氣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截至2015年底,全省天然氣長輸管道建成總里程達到2622公里;
全省天然氣利用總量為13.5億立方米,其中長輸管道天然氣用量為12.1億立方米。
全省共有85個縣(市、區)用上天然氣,其中49個用上長輸管道天然氣,36個用上通過槽車運入的液化天然氣(LNG)和壓縮天然氣(CNG),11個設區市中心城區全部用上長輸管道天然氣。
管網建設進度慢儲備能力較弱
城市天然氣管網建設進度較慢。截至2015年底,全省仍有51個縣(市、區)沒有用上長輸管道天然氣。
汽車加氣站建設進度較慢。
天然氣應急調峰儲備能力較弱。全省城市儲氣設施能力700余萬方,不足全省日均用氣量的兩日需求。
2020年長輸管道天然氣覆蓋所有縣(市、區)
力爭到2020年,實現“氣化江西、縣縣通氣”,長輸管道天然氣覆蓋所有縣(市、區);
全省天然氣利用總量65億立方米,占全省能源消費比重8%;
形成以“三橫一縱”國家輸氣管網和“環鄱陽湖”省級輸氣管網為主骨架的天然氣輸送網絡,全省長輸管道里程突破5000公里;
所有縣(市、區)建成天然氣管網及其配套儲氣設施,全省汽車、船舶加氣站總數分別達到430座和25座。
布局
以南昌為中心形成天然氣管網
以南昌為中心,形成“南北貫通、東西相連、多氣源互補”的天然氣管網和利用格局。以川氣東送、
西氣東輸二線、三線和新疆煤制氣外輸管道工程為主供氣源,以外省調入的液化天然氣(LNG)為輔助氣源,建設天然氣儲配設施,提高天然氣管網調峰能力。
在樟樹規劃建設1座地下儲氣庫
依托樟樹鹽穴地質條件,規劃建設1座地下儲氣庫,與省級天然氣長輸管道相連,力爭2020年儲氣能力達到2億立方米。規劃建設5座大型LNG儲配設施,具備條件的應與管網相連,力爭2020年儲氣能力達到6000萬立方米。
規劃建設高速公路LNG汽車加氣站30對
“十三五”時期,積極推進汽車加氣站項目建設。在南昌市適時開展試點CNG標準站建設。結合全省高速公路及其服務區建設情況,原則上按每間隔150~200公里的服務區內設一對LNG汽車加氣站,規劃建設高速公路LNG汽車加氣站30對。
對上饒等5個地區的頁巖氣進行勘探
“十三五”期間,將對贛西北、萍鄉-樂平、信江-撫州盆地、版石及其周緣盆地、上饒5個地區共14個區塊的頁巖氣、
致密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進行勘探,其中,重點推進修武區塊頁巖氣
勘探開發項目。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