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卡“咽喉” 新能源汽車或再迎機遇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17-04-19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關注度:0]
    摘要: 為防止產能過剩事態進一步惡化,傳統燃油汽車行業使出殺手锏。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組織召開汽車投資項目管理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禁止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嚴格控制現有汽車企業擴大傳統...

        為防止產能過剩事態進一步惡化,傳統燃油汽車行業使出“殺手锏”。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組織召開汽車投資項目管理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禁止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嚴格控制現有汽車企業擴大傳統燃油汽車產能。

       相關部門對傳統燃油汽車所采取的“拉閘”行為,意味著汽車生產企業的數量將迎來管控,汽車行業也將迎來轉型期。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發改委嚴控汽車產能過剩,禁止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無疑都是對的,未來是新能源車的天下,傳統汽車企業應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

       傳統燃油汽車迎來管控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司長年勇日前對外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起草《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內容包括禁止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嚴格控制現有汽車企業擴大傳統燃油汽車產能,加強汽車產能監測、分析和預警。

       由于汽車產業集中度低、投資大、產出高、帶動性強,對地方政府形成巨大吸引力,使得政府盲目上馬汽車項目,這也是引發汽車行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原因,有分析文章如此指出。

       “汽車行業已經陷入產能困境,產能過剩帶來的一定是惡性競爭,經銷商的庫存壓力也是不可避免的,這導致了廠商矛盾更加突出。”著名汽車營銷人李金勇日前表示,汽車銷售是低利潤甚至是負利潤,所以汽車經銷商更多地關注了售后市場和衍生業務。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經銷商集團或多或少都有走火入魔的現象。

       談到汽車銷售的低利潤,近幾年汽車業的利潤率下滑較為異常。根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月份,國內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下滑9.8%至211.94萬輛,產量同比下跌4.9%至206.74萬輛,5年來首次出現1月產銷同比下跌的情況。

       乘聯會也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合資企業沒有跟上中國車市消費需求變化,偏重轎車產品,通過高促銷拉動銷量平穩增長,利潤的增速隨之偏低。雖然自主品牌抓住了SUV市場變化,提升廂型溢價,促進車市充分競爭下的利潤構成更為合理。但由于合資品牌市場占比仍是主流,因此主導了整體車市利潤率的下降。

       宋清輝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造成汽車行業無效產能的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在政績沖動之下,盲目支持企業上馬新項目,放大了無效產能。另一方面則是大部分車廠盈利能力低下,造成了無效產能。

       “2008年的次貸危機沖擊我國經濟,對此,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政策,這其中就有汽車下鄉。”王健昆說,由于政策刺激下,汽車生產廠家也跟風盲目擴張助推。

       事實上,對于傳統燃油汽車行業出現過剩一說由來已久,而決策層對于汽車行業的管控也實施已久。早在2006年,國務院就指出,汽車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將控制新項目。在產業政策上,一系列的調控措施不斷出臺,對于汽車行業的門口也是不斷抬高。例如,2016年底,國務院發布了《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就有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積極引導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在2016年包括慶鈴在內的13家汽車企業被工信部撤銷了乘用車生產資質。

       零排放轉型

       據了解,當前,中國汽車的年產銷規模超過了2800萬輛。種種跡象表明,燃油汽車仍然是汽車行業銷量中的主力軍。但其產能過剩、對環境所產生的威脅等問題依然存在。

       正如優品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員王健昆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所談到的這樣,從資源層面來看,我國并非石油生產大國,石油資源先天不足,需要大量進口,作為工業的血液,大量燃油被燒掉是一種極大的經濟浪費。從安全層面來看,石油作為戰略儲備資源,關系到國計民生,中國高度依賴海外原油的背景下,原油運輸線會成為國際不友好力量的攻擊目標,且難以防御。

       因此不難看出,高污染、高排放的傳統燃油汽車向零排放、低碳排放過渡,也是汽車行業現階段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油改電的呼聲此起彼伏。不少行業學者認為,2018年將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戰全面爆發的一年。

       為防止產能過剩事態進一步惡化,傳統燃油汽車行業使出“殺手锏”。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組織召開汽車投資項目管理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禁止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嚴格控制現有汽車企業擴大傳統燃油汽車產能。

       相關部門對傳統燃油汽車所采取的“拉閘”行為,意味著汽車生產企業的數量將迎來管控,汽車行業也將迎來轉型期。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發改委嚴控汽車產能過剩,禁止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無疑都是對的,未來是新能源車的天下,傳統汽車企業應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

       傳統燃油汽車迎來管控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司長年勇日前對外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起草《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內容包括禁止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嚴格控制現有汽車企業擴大傳統燃油汽車產能,加強汽車產能監測、分析和預警。

       由于汽車產業集中度低、投資大、產出高、帶動性強,對地方政府形成巨大吸引力,使得政府盲目上馬汽車項目,這也是引發汽車行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原因,有分析文章如此指出。

       “汽車行業已經陷入產能困境,產能過剩帶來的一定是惡性競爭,經銷商的庫存壓力也是不可避免的,這導致了廠商矛盾更加突出。”著名汽車營銷人李金勇日前表示,汽車銷售是低利潤甚至是負利潤,所以汽車經銷商更多地關注了售后市場和衍生業務。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經銷商集團或多或少都有走火入魔的現象。

       談到汽車銷售的低利潤,近幾年汽車業的利潤率下滑較為異常。根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月份,國內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下滑9.8%至211.94萬輛,產量同比下跌4.9%至206.74萬輛,5年來首次出現1月產銷同比下跌的情況。

       乘聯會也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合資企業沒有跟上中國車市消費需求變化,偏重轎車產品,通過高促銷拉動銷量平穩增長,利潤的增速隨之偏低。雖然自主品牌抓住了SUV市場變化,提升廂型溢價,促進車市充分競爭下的利潤構成更為合理。但由于合資品牌市場占比仍是主流,因此主導了整體車市利潤率的下降。

       宋清輝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造成汽車行業無效產能的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在政績沖動之下,盲目支持企業上馬新項目,放大了無效產能。另一方面則是大部分車廠盈利能力低下,造成了無效產能。

       “2008年的次貸危機沖擊我國經濟,對此,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政策,這其中就有汽車下鄉。”王健昆說,由于政策刺激下,汽車生產廠家也跟風盲目擴張助推。

       事實上,對于傳統燃油汽車行業出現過剩一說由來已久,而決策層對于汽車行業的管控也實施已久。早在2006年,國務院就指出,汽車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將控制新項目。在產業政策上,一系列的調控措施不斷出臺,對于汽車行業的門口也是不斷抬高。例如,2016年底,國務院發布了《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就有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積極引導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在2016年包括慶鈴在內的13家汽車企業被工信部撤銷了乘用車生產資質。

       零排放轉型

       據了解,當前,中國汽車的年產銷規模超過了2800萬輛。種種跡象表明,燃油汽車仍然是汽車行業銷量中的主力軍。但其產能過剩、對環境所產生的威脅等問題依然存在。

       正如優品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員王健昆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所談到的這樣,從資源層面來看,我國并非石油生產大國,石油資源先天不足,需要大量進口,作為工業的血液,大量燃油被燒掉是一種極大的經濟浪費。從安全層面來看,石油作為戰略儲備資源,關系到國計民生,中國高度依賴海外原油的背景下,原油運輸線會成為國際不友好力量的攻擊目標,且難以防御。

       因此不難看出,高污染、高排放的傳統燃油汽車向零排放、低碳排放過渡,也是汽車行業現階段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油改電的呼聲此起彼伏。不少行業學者認為,2018年將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戰全面爆發的一年。

       還有分析文章認為,隨著各國政府的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模將越來越大,用戶的需求也將逐步被激活。屆時,包括Tesla、樂視、FF、蔚來等在電動車行業中擁有前瞻性布局的企業,也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

       一位業內觀察者認為,隨著補貼的退坡以及外資品牌的加入,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重大變革。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放開,為顛覆未來而來的互聯網汽車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將推動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隨著外資品牌將逐步加快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競爭,電動乘用車領域競爭格局有望得到重塑。

       王健昆表示,新能源汽車當前雖然存在不少問題,但是今后傳統燃油汽車轉型仍會向零排放轉型。

       “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國內傳統汽車轉型升級也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宋清輝告訴記者,唯有全面轉型才有出路。當前,新能源汽車無疑是中國各地傳統汽車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因此,宋清輝還認為,傳統汽車行業變局已來,只有那些在產品研發、制造、營銷等方面開始意識到唯有進行全面地實行轉型升級的車企才會有出路。

       新能源管控苗頭顯現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國家明確的“十三五”期間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雖然,國家也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相關部門正在起草的政策不僅僅只對傳統燃油汽車給予了管控,對于新能源汽車要求要規范新投資項目條件,大力推進動力電池等核心技術攻關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合理投資。按照誰審批誰管理、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落實汽車投資項目監管責任,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據資料顯示,目前共有超過200家企業在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但截至目前,也只有包括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萬向集團等12家企業獲得了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

       還有數據顯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內動力電池新增產能巨大或達到170GWh/年。然而根據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測算,這是我國2025年后的目標。無疑,伴隨著近年來動力電池擴張高潮,新能源汽車的產能過剩問題已日益迫近。

       有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各車企紛紛擴大新能源汽車產能,使得生產集中度和市場占有率有了較大提升,如今新能源汽車準入門檻的從嚴執行,也是防止產能過剩的一種考慮。
     
     



    [復制 收藏 ]
              您的分享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120803號 京ICP備0508686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18350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91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色综合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线拍大陆久久尤物|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