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網公司力爭2020年將全國限電率降到5%以下,但中國西北能源監管局調查后指出,因當地調峰能力不足,限電問題挑戰仍大。
西北能源監管局表示,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的
新能源發展腳步迅速,但因在地消納、輸電通路與調峰能力不足等問題,2015年時,風力與太陽能已分別出現2.5~34.6%與3.2~38%的限電比例,且2016年有惡化趨勢。
國網公司布建跨區電纜,目標限電率5%以內
中國國網公司已宣布將實施全國統一調度,改變過去以省分為單位的限制,并獲批建設12條跨區高壓輸電纜道,將西北地區過剩的電力輸送到電力需求較高的東部沿岸地區。此外,國網公司在棄風棄光發生時,將優先輸送新能源電力,同時降低火力發電量。
國網公司目標在“十三五”結束時,亦即2020年時,透過“開源節流”,將全國限電規模壓低到5%以內。開源方法包括:建置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開放用電計劃、開放多樣化電力交易機制、開放省間交易等。
在節流方面,則將嚴格監控新能源發用電狀況,一旦有限電嚴重的預警,將暫停新系統并網;而2018、2019兩年間的限電比例仍超過10%的省份,則將暫停提供并網意見書。
調峰能力成最大限制
西北能監局調查發現,2020年時,即便有了新建設的直流電外輸管道,新疆、甘肅兩省的棄光與棄風率仍然超過20%,寧夏則仍有10%以上限電率。倘若沒有新的直流電外輸建設,甘肅的棄風棄光率將逼近50%,新疆也將分別來到35%上下。
西北能監局針對“調峰能力”與“傳輸容量”兩大項目進行研究模擬,結果發現,比對2015與2020年的情形,調峰能力不足對限電問題帶來的影響將加劇,遠遠超出于傳輸容量限制。西北能監局認為,合理的棄風棄光量應被允許,且須加強多種能源的管理互補,提高能源系統整體調峰能力。
此外,西北能監局建議中國政府盡快推行再生能源配額制度,要求發電企業承擔再生能源發電義務,電網公司則須承擔購電義務,電力消費者則須承擔用電義務,同時允許市場交易,提高消納量。
針對消納量,西北能監局亦提出2020年時的合理裝機表,如下(括號內為新能源裝機比例):
陜西:
風電5.5GW、
光伏7GW(18%)
甘肅:風電11GW、光伏5.6GW(28.6%)
寧夏:風電8.8GW、光伏7.8GW(30.2%)
青海:風電2GW、光伏9.5GW(26.6%)
新疆:風電14GW、光伏7.8GW(21.3%)
而在光伏方面,上述各省直到2016年的累計裝機量分別是:3.34GW、6.86GW、5.26GW、6.82GW、8.62GW。部分省分已超出此規模,而其他省分所剩的新增空間亦不多。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