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計價周期內,國際
油價漲勢強勁。受此影響,國內
成品油價格“兩連漲”。
11月16日17時,
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自今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分別上調265元/噸和250元/噸。折合92號汽油每升上調0.21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21元。以50升汽車油箱的標準測算,加滿一箱92號汽油需多花10.5元。
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瑾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市場利好與利空消息交織,
國際油價在震蕩上行后稍有下挫,國內參考的原油變化率則正值內上漲,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上調也因此落定。
本輪成品油價上調是年內又一次“兩連漲”,且刷新了今年內的最高漲幅。此前國內成品油年內的最大漲幅出現在9月29日24時,汽柴油零售限價分別上調210元/噸和195元/噸。
此次上調后,國內成品油調價已經歷“十漲六跌六擱淺”共二十二輪調價。2017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零售限價一直處于上漲趨勢,在汽、柴油價漲跌沖抵后,今年油價變動趨勢已由此前的下降變為上漲,年內汽油累計漲幅為365元/噸,柴油350元/噸。
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丁旭對界面新聞表示,在本輪調價后,全國92號汽油零售限價已逼近7元/升,0號車用柴油已有個別地區超過6.5元/升,均比去年同期高約0.8元/升;零售市場上,主營
加油站優惠幅度和時間減少,民營站主流優惠幅度也降至0.6元-1元左右,消費者的用油成本正在升高。
“此次調價落實后,汽柴油累計漲幅將分別高達970元/噸和930元/噸,折合升價92號汽油上漲0.75元/升、0號柴油0.79元/升”,中宇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孫曉飛說,“與今年7月相比,車主加滿50升油箱需多花費37.5元。”
本輪計價周期以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牽頭的減產行動,沙特反腐風暴、也門局勢升級均助推油價不斷上漲。盡管中國10月原油進口環比大降、美國原油產量及庫存雙雙攀升,令油價暫時回撤,但沙特權力交接引發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以及美元回落等因素進一步幫助油價走高。
截至北京時間11月15日,受累于美國原油供應和產出增加,國際油價再次下跌。其中,WTI 12月交割的
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37美元,跌幅0.66%,報55.33美元/桶,創11月2日以來收盤新低;
布倫特1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也下跌0.34美元,跌幅0.55%,報61.87美元/桶,亦創下11月前期來的收盤新低。
不過,由于國際油價在本周期前的漲勢已經帶動國內原油變化率正值上漲,單日的油價下跌并未影響本輪調價的最終結果。對于未來油價走勢,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認為,近期國際油價出現高位回落跡象,主要由于減產相關的利好已被消化,同時美國原油產量創歷史新高并持續向上,給供應端再度帶來壓力,基本面的表現也難以支撐油價長時間站在高位。前期油價的瘋漲主要靠預期及心態利好支撐,再加上美國原
油庫存下降,而現在,原油庫存也出現了回升趨勢。
“按照目前的國際
原油價格水平,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下調或擱淺的概率較大,下調幅度約在60元/噸”,李彥預測,“這個數值意味著,新一輪調價周期的下調趨勢或相對較弱。”
張瑾怡也認為,目前國際原油市場已進入調整階段,后期油價下行的概率較大,下一輪國內成品油價格或迎來下半年首次下調。
根據國內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調價周期測算,2017年第二十二輪汽柴油調價窗口將于11月30日24時開啟。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