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能源企業中國華信,此前收購了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14.2%的股權。今年1月1日起,俄油將在五年內,向中國華信供應預計總量為6080萬噸的原油。
一財此前的報道提到,華信和俄油的這一合作,保證了中國市場的油氣供應,也擴大了俄油的中國市場份額。俄羅斯目前已經取代了沙特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來源國。
從俄羅斯總體產量來看,盡管俄羅斯站在OPEC一方支持減產,但由于2016年減產協議達成前夕,俄羅斯產量已經攀至頂峰,2017年全年,該國的原油產出還是創下了蘇聯解體以來的新高。
俄羅斯能源部旗下CDU-TEK部門數據顯示,2017年,俄羅斯原油日均產出升至1098萬桶,相比上年增長0.1%,連續第九年增加。
不過,鑒于OPEC減產協議有望延長,俄羅斯2018年的原油產出有望減少。
所以,總體產量不會進一步增加甚至會減少的背景下,如果俄羅斯的原油更多地運往中國,嚴重依賴俄羅斯原油供應的歐洲,原油供應可能被動縮減。
彭博援引油氣咨詢公司FGE稱,俄羅斯正在計劃將出口到歐洲的原油轉為出口至中國。FGR判斷,俄羅斯2018年的出口總量有望持平上年,而俄羅斯烏拉爾油價有可能因供應減少而承壓上漲。
烏拉爾原油是俄羅斯主要的出口原油,近兩個月以來,烏拉爾油價與布油的價差顯著縮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