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共有兩輪國內
成品油的調價周期,伴隨國際
油價漲勢,國內成品油價在今年首月或連續兩輪上漲,保持“連漲模式”。
1月25日為本輪汽、柴油計價周期的第九個工作日,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測得的原油變化率為1.53%,預計對應汽、柴油價格將上調55元/噸。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戴田東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本輪計價周期內,受沙特公開表示支持延長原油減產協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經濟增長預期的影響,國際
原油價格呈連續上漲態勢,發改委漲價預期不斷增強。
另一家大宗商品分析機構中宇資訊同樣給出上調預期。據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5日,中宇原油估價66.758美元/桶,較基準價漲1.836美元/桶,相對應的原油變化率為2.83%。該機構預計,本周五(1月26日)成品油零限價上調60元/噸。
“距離調價窗口開啟僅剩一個工作日,即使國際原油現貨價格相比目前價位收盤下滑,本輪成品油價格也將壓線上調。”中宇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楊曉芬對界面新聞記者說。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李彥亦認為,本輪周期末尾,
國際油價強勢攀升,使得國內成品油價小幅上調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從2017年末起,國際油價一掃往日低迷狀態,漲勢強勁。國內成品油價格也已經跨年“兩連漲”。其中,2017年最后一輪調價,汽、柴油價格分別上調70元/噸;2018年首輪調價,國內汽、柴油價格分別再上調了180元/噸和175元/噸。
受多重因素影響,本輪調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價格呈現沖高下滑的“過山車”走勢。本計價周期初,在全球原油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月報雙雙上調對非OPEC產油國的原油產量,特別是美國原油產量提升的預期,油價承壓下滑。
這導致發改委調價預期窗口不斷縮窄,國內成品油零限價上調幅度由最初的120元/噸下滑至當前的60元/噸,徘徊在50元/噸的調價紅線附近。
截至北京時間1月25日收盤,受美國原
油庫存繼續下降及美元繼續承壓下挫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止跌上行。其中,WTI3月交割的
原油期貨價格收漲1.14美元,漲幅1.77%,報65.61美元/桶,創2014年12月以來收盤新高;
布倫特3月原油期貨收漲0.57美元,漲幅0.91%,報70.53美元/桶,攀至70美元上方。
國際油價日內雙雙突破關鍵阻力水平,本輪上調預期重現。“若本輪零售價再度小漲,私家車主們仍將承受較高油價”,李彥說,“近期
加油站的優惠政策與前期基本一致,
中石化等主營站優惠幅度多在0.5-0.7元/升,民營加油站的優惠幅度多在0.5-1.2元/升。”
根據國內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調價周期測算,本輪汽柴油調價窗口將于1月26日24時開啟。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