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慶石化與全國50多家
石油石化企業共同舉行開放日活動,同心協力將企業推向高質量發展快車道。開放日主旨是弘揚石油精神,重塑中國石油良好形象;在全國“安全生產月”啟動和第47個“六五”世界環境日之際,讓社會更多感知、認知石油石化企業推進安全環保、打造綠色石化的新舉措和擔當。
今年以來,大慶石化公司以“油頭化尾”為轉型升級抓手,積極推進煉油結構調整優化轉型升級項目,大力打造“油頭化尾、油化相宜”的生產模式,重構產業布局,重聚發展動能,堅持走產業結構更優、體制機制更活、發展后勁更足轉型升級新路。
為推進精深加工“油頭化尾”工程,大慶石化“大煉油”項目計劃總投資41.8億元,今年完成投資20億元,主要包括新建120萬噸/年連續
重整裝置、9萬噸/年MTBE(甲基叔丁基醚)裝置、22萬噸/年烷基化裝置以及配套設施和公用工程改造,關停原30萬噸/年半再生
重整裝置。
按照整體安排,MTBE、烷基化、
加氫裂化改造項目今年建成投產,重整項目明年建成投產,新建重油催化、汽油加氫脫硫、硫黃以及二套常減壓改造等項目,最遲2020年前全部建成投產、穩定運行。目前,大慶石化公司原油實際加工量為650萬噸/年,全部為大慶原油。
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建成投產后,新增的350萬噸/年俄羅斯原油與大慶原油采用分煉模式,屆時大慶石化的原油實際加工量將達到1000萬噸,預計年可增加銷售收入159億元、多繳稅費30多億元,將有力拉動地方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內首個“大型乙烯技術國產化工藝包設計”項目,大慶石化新建60萬噸/年乙烯裝置的綜合能耗、雙烯收率以及裂解爐熱效率等指標,均為國際先進水平。裝置自投產以來,已累計生產乙烯1500余萬噸,乙烯產量接近
中石油總產量的五分之一。
據大慶石化公司黨委書記楊大明介紹,大慶石化現有員工2.6萬人,公司上市業務共有生產裝置、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155套,可生產包括聚乙烯、聚丙烯、
ABS等在內的54個品種438個牌號產品,煉油一次加工能力100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120萬噸/年。未上市業務主要為裝置檢維修、施工總承包、設備加工制造、信息技術、檢測和礦區服務等業務。2017年,大慶石化實現營業收入476.63億元、利潤39.38億元、稅費99.29億元,利潤再創歷史最好水平。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