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某石油公司下粑蛋,四川石油顯神威” 9月3日在印尼本哥–Ⅱ區塊Seberaba-1井現場,中油(香港)公司總經理李華林對川局
石油人樹起了大拇指,贊譽之情溢于言表。
9月18日,蘇里格項目會議上,主管國外市場的川局副局長張本全再次贊譽鉆采院
定向井側鉆技術印尼顯神威,這已是他第三次稱贊鉆采院定向井了。
據悉,Seberaba-1井是川局在印尼該區塊的第一口側鉆定向井。該井屬印尼本哥–Ⅱ區塊上的一口探井,該項目是中油香港公司在印尼的本哥項目,由四川石油國際工程公司進行施工,項目探井必須在今年12月之前完成評估,以取得在該區塊的開采權。
7月18日該井鉆進至2946.63米時垮塌卡鉆,經倒扣處理后魚頂在2850.57m,
注水泥塞從2800m進行側鉆,有效側鉆井段50來米,側鉆段的巖性為硬質泥巖。
時間緊,任務急!8月10日鉆采院定向井公司技術服務人員劉易思、黃其乾飛赴Seberaba-1井現場,卻因運輸問題,公司儀器未到,情況令人焦急。
國際工程公司做了兩手準備,與印尼當地一家帕卡提定向井公司簽了合同,由該公司提供設備和人員進行技術服務,川局定向井公司技術人員打下手。帕卡提定向井公司技術人員大多來自國際知名的
斯倫貝謝公司,技術不錯,何況使用他們自己的儀器得心應手,自視甚高。
第一次討論措施,劉易思二人雖處下風,但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遭對方否決。8月11日出自斯倫貝謝的精英負責從井深2804米開始定向側鉆,12日鉆至井深2815米發現鉆具下放空無鉆壓,放空至接近魚頂位置,第一次側鉆未成功。
8月17日下定向組合從井深2800米開始第二次側鉆,斯倫貝謝的員工繼續操刀,側鉆至2840米未見效果,此時離魚頂僅剩10米的有效井段,他們失去了信心,認為側鉆出去沒有希望,抱怨水泥塞質量差,劉易思二人再次提出技術建議仍未被采納,帕卡提公司擬停止定向作業。怎么辦?
老外下了“粑蛋”,劉易思二人果斷拿出相應的工程技術措施,要求按我們的技術進行側鉆,上報獲同意后,經精心組織施工、密切配合、加強觀察返出巖屑的情況、合理調整技術參數,于8月20日鉆至井深2852米,過魚頂位置,觀察返出的巖屑及鉆進情況無異常,側鉆成功。
此次側鉆成功,使該井至少節約7天的鉆井周期,大大節省了再次側鉆費用。
在后續的施工中,劉易思、黃其乾2人繼續提出了合理的鉆具組合建議,并進行了防碰計算,主導該井于8月23日鉆至井深2930米完鉆,施工達到甲方要求。
記者問及二人為何敢于在老外不行時知難而進,劉易思自信地說:“川局在長期復雜情況下定向井作業積累的經驗,是我們成功的保證。”
據了解,中油(香港)公司已經決定今后印尼區塊現場定向井技術服務全權由鉆采院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