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內羅畢10月6日電(記者湯水富)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美國大舉進軍非洲石油領域,法國和英國的各大石油公司也不甘落后,蜂擁而至。今年早些時候,法國道達爾公司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向尼日利亞投資75億美元,以增加該公司擁有的石油儲量。英國石油公司則宣布投資9億美元,在利比亞勘探和開發(fā)油氣資源。這兩家國際石油巨頭的大筆投資表明,法英兩國正在就非洲大陸的石油資源同美國展開爭奪。
非洲原是法、英等國的殖民地,非洲國家獨立后,作為前宗主國的法英兩國在非洲仍有一定影響,它們利用這一影響,積極拓展在非石油利益,兩國石油公司不僅在石油產量較大的北非和西非與美國爭搶石油資源,而且還在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等東非國家爭奪石油勘探和開采權。特別是法國曾因反對伊拉克戰(zhàn)爭,在中東能源利益上遭到美國的排擠,因此,轉向非洲成為法國的一種選擇。
作為世界八大產油區(qū)之一的非洲大陸,原油日產量目前已達1000多萬桶,占世界原油日產總量的12%左右。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升至20%。
目前,法英兩國石油公司主要是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以及幾內亞灣地區(qū)的尼日利亞、安哥拉、加蓬、乍得、赤道幾內亞等10多個國家勘探和開采石油。英國石油公司不僅在尼日利亞等英聯(lián)邦國家拓展業(yè)務,而且還在西非法語國家與法國聯(lián)手開發(fā)石油資源。2003年,為爭奪乍得油氣勘探和開采權,英國和法國一起同美國進行了長達8個月的拉鋸談判,最后雙方作出妥協(xié),以英荷殼牌公司占40%、美國?松梨公司占40%、法國道達爾公司占20%而告終。
此外,英國還在利比亞與美國展開競爭。2004年4月美國宣布放松對利比亞長達18年的經濟制裁后,英荷殼牌公司搶在美國的石油公司前面,獲得了10億美元的石油開采項目。
長期以來,法國的石油公司幾乎獨占幾內亞灣地區(qū)主要產油國(除尼日利亞以外)的石油開采權。但是近10多年來,美國利用幾內亞灣地區(qū)國家私有化、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加緊向該地區(qū)石油領域滲透。在美國的攻勢面前,法國的石油公司在非洲法語國家丟失了一些地盤。目前,美國的石油公司在幾內亞灣地區(qū)的業(yè)務幾乎與法國平分秋色。
經濟觀察:投資非洲石油領域的有利與不利因素
新華網內羅畢9月24日電(記者劉穎)隨著非洲國家石油開采穩(wěn)步有序地進行,西方大國和新興國家對非洲石油需求增加,非洲大陸的石油戰(zhàn)略地位持續(xù)上升,非洲已成為世界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基地。非洲石油之所以越來越吸引全球目光,是因為它擁有其他地區(qū)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與此同時,投資非洲石油領域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綜述:印度加快進軍非洲石油開發(fā)領域步伐
新華網內羅畢9月3日電(記者湯水富)隨著經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印度對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然而,由于自身能源十分匱乏,印度每年需耗費巨額外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能源問題已成為制約印度經濟發(fā)展的瓶頸。自2005年以來,印度在拉美、亞洲、歐洲等地區(qū)大力勘探石油的同時,也加快了進軍非洲石油開發(fā)領域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