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論壇: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李淑民
深水工程實踐與國外先進技術對比
1、海洋石油201在LW3—1及PY35—1/2項目中應用
項目起始鋪設水深為200米,為更加精確順利的技術起始鋪設工作,根據海關長度信息,鋪設海關的平均長度為12.5m(11.7米—12.9米)長于標準管12.2m,為此項目組對HYSY201原作業線進行了調整和改造。
有一個裝置保護水下產品不被軟化,另外是為了支撐海上各方面的穩定性作用。另外我們有一些輔助的工具,需要一些ROV的支持等各個方面,另外我們在定位這塊前面已經說了放到下面做定位的在線安裝的工作。
2、PLET、Jumper等水下產品
2013年完成番禺35—1/2項目及流花19—5項目,并在項目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3、流花南海挑戰號半潛平臺評估設計
整套半潛平臺結構與總體性能評估技術,具有通用性,大型結構物考慮船體變形影響運輸設計分析中使用。
4、CRA復合管
復合管在國內有一些企業能夠生產,為我們提供服務。另外做了很多試驗的工作,相關單位,包括項目一起來開發的一些管道的供貨。
5、LH19—5臍帶纜
臍帶纜與電纜主要區別:
臍帶纜內部含有液壓管線,臍帶纜接頭制作困難,無法在海上進行切割以進行長度調整等等。
6、FPSO連接
現在SPSO還沒到現場,這個代表FPSO比較重要的在南海的最大的安裝水平,雖然還數不上一個深水的情況,但是我們在這里邊做的工作是一樣的。
7、總結
·水下產品、水面設施應用在LH、LW3—1、PY35—1/2等項目,水深從130—520m
·HYSY201應用在6"MEG海管79km鋪設中,作業水深達1409m
·CRA復合管應用帶動了國內相關企業的發展
·通過深水工程實踐與國外先進技術對比,還存在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