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陸上新發現油田的逐漸減少,陸上石油產量將在2015年左右達到峰值,并在2020年后開始緩慢下降。陸上天然氣產量也將在2005年左右達到峰值。全球海洋石油資源已探明儲量僅約28%,全球天然氣已探明儲量僅約29%,未來開發的重點將在海洋。
未來5年,全球主要鉆井平臺設備需求量83至116座,生產平臺25艘,海洋工程輔助設備約300座/艘,估算海洋工程設備新增需求市場規模約1000億美元。由于超過50%以上的鉆井平臺船齡超過20年,及大量生產設備FPSO需要改裝,未來5年老舊設備更新改裝市場規模約1500億美元。綜合估算,未來5年,年均海洋工程設備市場規模超過500億美元。
中海油擬再建“海上大慶”而中國盡管海洋油氣資源豐富,亦處于開發早期。根據國家第三次油氣資源評價結果,中國海洋石油資源量246億噸,占比23.9%。但海洋石油儲量探明量只有30億噸,探明率只有12.3%。全國海洋天然氣資源量15.79萬億立方,已探明1.74萬億立方,探明率只有11%。
中海油人士曾在一次會議上表示,“2010年,中國海上油氣產量將達到5000萬噸油當量。‘十二五’期間,公司計劃在中國的近海大陸架和大陸坡上再建5000萬噸的原油產能,相當于一個‘海上大慶’,這其中對海洋工程裝備需求很大。”
有消息指,“十二五”期間,中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總體目標是年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占際市場的份額達到20%。同時要形成四個年產值200億元以上的產業基地,五至六個年產值150億元以上的總承包商。
中國現有的鉆井平臺和海上消費裝置工作水深基本再500米以內,其中自行設計建造的設備工作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內,而南海海域水深為500米至2000米,這要求海洋工程裝備加快向深水發展。在巨大的市場機遇面前,國內很多企業紛紛上馬海工項目。
有業內人士警告,如果油價較長時間保持低位,則將影響訂單的投放進程,使海洋工程設備 需求低于預期。另外,在沒有技術及項目經驗積累情況下,如果很多相關企業盲目進入投資,則可能造成高端進不去,低端又過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