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神針”981
與國際同行相比,中海油的海洋開發能力仍嚴重不足,目前主要集中于300米以內的海域。按國際通行的看法,只有在300米以上才被稱為深水,這也就意味著中海油的5000萬噸還主要是在淺海。
與國際公司比,中國海洋開發能力落后多年,深海領域則是一片空白。在中國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油氣地質資源量高達390億噸。但由于海洋開發能力的不足,大量資源只能采取國際招標、引進外資的方式來開采。
2004年,中海油開始了一項“秘密計劃”,為走向深海做戰略調研。2006年,中海油相關部門的業務骨干被緊急抽調,成立了一個特殊的項目組,使命就是要鍛造一件中海油走向深海的“定海神針”。
6年后的2010年2月,總投資60億元的981在上海外高橋造船廠出塢。按照規劃,2011年年中,這條船將完工并交付使用,隨后開往南海地區開始深水作業。用中海油自己的說法:981的投產,將使中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和大型海洋石油裝備建造水平,跨入世界領先行列。
2011年初,當記者登上981時,看到工人們正在為即將來臨的交船期緊張忙碌。坐電梯登上甲板向周圍看,停在附近的一條排水量17.5萬噸的貨輪RUGIA號,如同一條小舢板。
與通常意義的船不同,981由2個浮箱、4個立柱和上部箱形船體組成。在作業時,浮箱將吃水下沉,外面只能看到立柱托著上部船體構成的一個大型海上平臺。
中海油工作人員說,981自重超過3萬噸,甲板面積相當于1個標準足球場;從船底到井架頂端高136米,相當于45層樓;如果將船作業點虛擬至北京上空3000米處,它散開的錨鏈將把北京六環都包括在內。
進入船體內部,仿佛進入一個復雜異常的迷宮:一間間屋子里裝滿各式各樣的設備,線纜在船體內如蜘蛛網一樣排列,總長度超過650公里,相當于圍繞北京四環路10圈。船體上搭載的9臺高功率發電機,發電能力可滿足一座20萬人口的城市使用需求。
中海油深水鉆井船工程項目組項目總經理林瑤生說,從多項指標看,981與世界類似平臺比處于領先水平,“足以躋身世界前三名”。其作業水深達12000米,可變載荷9000噸,位居世界第一。
以981為代表的深水鉆井裝備的建造,是中海油擬定的南海2000億噸開發計劃的一個開始。在中國海油工程部總經理金曉劍看來,這條船投產后一年能打10口井左右,并不能完全滿足中海油的要求,接下來要造幾條還在看。“深水開發才剛剛開始,不是造成一個981就一夜暴富,一下子就解決了深海開發的所有難題。”
按照中海油的規劃,未來將打造起一個全系列的海洋油氣開發艦隊。中海油內部資料顯示:在“十一五”時期,中海油已投入150億元用于海洋工程裝備的建造,這些裝備在2011年將陸續投入使用;“十二五”時期,將投入300億元左右,規劃建設包括半潛式動力定位起重船、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在內的重大裝備。
“981是3000米作業水深,用3000米的鉆打1000米的井成本太貴,所以還要有一個系列,‘十二五’期間裝備制造要系列化。從1000米以內到1500米、2000米、3000米,各種裝備要系列化、要配套。”傅成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