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工施工的裝備來看,也是幾次重大的革命,首先是有標和沒標是不一樣的,整個安裝方式發生了革命化的變化,特別是像濱海108和109的引進,使得船舶安裝的能力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以后再有一次革命性的變化在本世紀初南江號出來以后,基本上可以把3000多噸的組塊進行安裝了,而且鋪管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可以每天鋪2公里以上。最近在發生的事情,一個是藍鯨號在振華造了7500噸的標,也使我們吊裝能力和鋪板能力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另外一個是浮式生產儲油裝置。
當然這些裝置對整個行業的拉動,細節我就不說了,當然還有工作支持船,這些也差不多有200多條為我們提供服務。目前像大眾大馬力的深水也正在建造當中。我們第一輪深水裝備花了150個億,第二輪的裝備在“十二五”期間大概還要有300多億的投入,這些還在規劃當中。
總體上,現在能夠在海上做到一年差不多近百口探井,也能夠一年為我們生產、建設、安裝五十座平臺的設備和25萬噸鋼材的能力一年也能夠鋪700多公里的海底管線,這些能力都是這些年裝備發展和整個行業給我們的支持所創造的條件。目前我們把這些能力正在向海外擴張。
那么“十二五”做些什么事,在“十二五”期間,按照產量的目標,至少還要建將近5000萬噸的產能,當然海外還要有接近相同的產能,還要有這么多的建設和投資。很重要的,在各個方面,在淺水、深水以及清潔能源方面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未來五年,我相信給這個行業會創造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也會在我們的造船、裝備制作提供很多機會,我們相會這些機會,也會促進一些公司能夠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由于環境的壓力,由于商業的壓力,由于開發的政策要求,可能還會有一些機會,那么這些機會是什么呢?第一個是節能減排,節能減排肯定要使得我們在增產不增污的情況下進行改變,產量增加了一定有大量的污水廢氣產生排放,污水肯定大量要注入到地下,要利用起來,這些可以給行業提供大量的機會,像一些注入的設備,對于燃燒的部分,天然氣要回收,給我們小型天然氣的壓縮、存儲、運輸都要提供大量的機會,還有電網,海底電纜和整個電網的配置也會給大家提供很多的機會。
第二個是海洋工程裝備的改造是一個很大的機會。大家不要只看到好象新建,實際上在整個油公司來看,新建和改造的比例,并不是說主要以新建為主,新設施一定是以新建為多一些,但不乏改造的,所以現行設備的改造也是一個新的機會,這就是客戶需求,客戶要什么?因為我們運輸行業也會發生一些變化,像一些超級油輪也會變成我們項目改造的方向,或者是一些舊的平臺。另外海洋工程的建造能力,也會給我們在特定的國家建設工廠帶來一些機會。目前像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在一些環保和人口勞動力比較少的地方,采取了模塊化工廠的做法,當然也包括一些非常欠發達地區。如果我們去搞建設,在那個地方建設三年,周圍搞得亂七八糟,肯定是賺不到錢的,怎么辦呢?把這些工廠建好。這些給我們整個海工和鋼結構制造業帶來非常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