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承諾——康菲石油
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發展業務的同時,更重視支持教育,環境和員工的安全保護,積極促進技術轉讓,并一直傾力支持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參與中小學生環境教育,通過多種大學項目支持教育和贊助希望工程等社會公益活動,如支持在八達嶺長城西側建立國際友誼林,支持旨在教育中小學生樹立環保意識的探索未來之路教育計劃等,充分體現了公司回饋社會的優良傳統。
康菲石油對其作業所在社區的長期承諾體現了公司的“企業公民”理念——“我們一貫認為,無論企業或個人都應通過身體力行地為社區建設出謀劃策,投入時間、技能和資金支持,成為負責任的社會公民”。康菲石油以企業名義或通過員工自發組織活動,積極投身中國的社區建設,多次獲得中國政府和公益團體的各種嘉獎。
典型案例:
1997年,由康菲石油西江作業機構捐資240,000人民幣,康菲石油西江員工捐款140,000人民幣,在廣東省海豐縣赤石鎮興建西江油田希望小學。該學校于1999年4月正式落成,共有學生60名,教師12名。自學校建成以來,康菲石油公司員工還多次向學校捐贈電腦、課本和體育設施等教學物品。
自1998年起,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與中國國家環保局和北京等直轄市環保局合作,啟動“探索未來之路”項目,旨在提高中國中小學生的環保意識,幫助他們成為注重環保的合格社會公民。至今為止,康菲石油已為該項目投資逾400萬。“探索未來之路”項目通過為學生提供環保教育材料,組織學生開展環境考察、環保討論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探索。
自1999年起,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每年在廣東省蛇口社區發起“健康、安全、環境日”的知識宣傳活動。
2001年,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的大學項目正式啟動。時至今日,該項目已成功覆蓋到中國四所石油地質類高等學府,包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西南石油大學。大學項目主要包含康菲獎學金和康菲科技創新基金,前者旨在獎勵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后者的設立是為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專題研究的學生提供必要的項目資金。截至2006年,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在大學項目中的投入已經超過180萬元人民幣,共有1千余名學生受益。
2003年10月28日,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與八達嶺特區辦事處合作興建的“八達嶺國際友誼林”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八達嶺國際友誼林由康菲石油公司獨家捐助啟動資金500萬人民幣。自2003年至2013年,康菲石油公司將繼續提供每年10萬人民幣作為園林維護費用。康菲石油公司對八達嶺國際友誼林的捐助極大提升了公司員工的自豪感,同時也是公司對企業誠信度,環境保護及社區回饋承諾的體現。康菲石油公司員工及家屬定期到八達嶺國際友誼林植樹及撿拾垃圾。
自2004年起,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的員工和承包商自發資助云南省寧蒗縣的90名貧困學生學費及生活費,幫助他們完成初中教育。
2005年9月,康菲石油中國公司員工為光愛學校籌款舉行慈善拍賣會,為表示對員工慈善義舉的支持和鼓勵,康菲公司以“一比一配捐”的方式將員工捐助金額翻倍。光愛學校將這筆公司和員工共同捐助的5萬元人民幣用作校舍租賃。光愛學校是為北京民工子女設立的一所民辦學校。
2005年10月,由康菲石油公司資助的社區廢舊電池回收活動在深圳展開。在隨后的1個月期間,深圳育才教育集團的七所學校共收集了650公斤、5萬多枚廢舊電池,由康菲石油西江辦公室送交環保局下屬的一個公司進行處理。西江辦公室隨后還在7所學校和交通、生活區里建立了舊電池回收箱。
2006年初,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西江作業機構向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的師生捐贈了價值57,327元人民幣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物資。該校是深圳市唯一面向智障或身體殘疾學生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