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一直處于油氣產量上升軌道的渤海油田在2009年又創歷史新高,一舉突破2000萬立方米,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年共生產原油和天然氣2013萬立方米油當量。
這是渤海油田繼2004年油氣產量突破1000萬立方米、2008年突破1600萬立方米之后,邁上的又一個新臺階。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不僅更加凸顯了渤海油田成為我國北方重要能源生產基地的地位,也為中國海油實現5000萬噸目標、建設“海上大慶”奠定了雄厚的產量基礎。
2009年,渤海油田的新油田在建工程項目18個、老油田大型綜合調整項目4個,其工作量之大、任務之繁重、時間之緊迫、資源之緊缺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年。各相關單位以發展大局為重,共同協調解決國內外大型鉆井船和海上施工船舶等關鍵資源,100多艘國內外各類工程船舶陸續進駐渤海,展開了一場“海上石油會戰”,全年共完成290多口鉆完井作業,鋪設20多條800多公里海管,完成了10余個新油田項目開發建設,其中7個新油田按時或提前投產。
2009年是渤海油田呈現亮點最多的一年。地質、油藏、工程、生產等各路人員積極轉變觀念,以油藏目標最大化為核心,以產量最大化為宗旨,實行集約化管理,大幅縮短了油田開發建設周期,明顯提高了油田開發質量;通過隨鉆跟蹤分析與研究等一大批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的應用,創造性地執行了ODP(新油田開發方案),并打出了一批優質高產井,其中有9口井日產量超過了500立方米、2口井日產量超過1000立方米,徹底改寫了渤海油田單井產能普遍較低的歷史。老油田通過調整井、優化注水、精細管理等措施,實現連續5年穩產,其中有13個老油田實現了零遞減和負遞減。渤西南天然氣聯網供氣實現了海上“南氣西輸”,不僅充分利用了天然氣資源、促進了節能減排、降低了油田開發生產成本,而且保障了向地方供氣,特別是在渤海周邊地區30年一遇的寒冬,給當地人民群眾送去了“暖氣”,實實在在履行了政治、經濟、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