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探井成功率居全國之首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12-30 新疆日報 關注度:0]
摘要: 截至27日,投產兩個月的塔中I號、克拉蘇氣田,生產天然氣1億立方米,隨著這兩座超億立方米氣田的相繼建成,每年為西氣東輸新增保障氣源15億立方米。塔里木油田依靠新技術、新工藝,實現高水平高效益,探井成功率居全國油田之首。
塔里木...
截至27日,投產兩個月的塔中I號、克拉蘇氣田,生產天然氣1億立方米,隨著這兩座超億立方米氣田的相繼建成,每年為西氣東輸新增保障氣源15億立方米。塔里木油田依靠新技術、新工藝,實現高水平高效益,探井成功率居全國油田之首。
塔里木盆地地域遼闊、油氣資源埋藏深、地質構造復雜、自然環境惡劣,油氣勘探無時無刻不在挑戰世界級難題。
塔里木油田公司按照新型油田公司體制,堅持走“精細勘探、效益勘探”之路,通過加快生產方式和組織模式的變革,促進技術創新與進步。5年間,在庫車建成萬億立方米以上天然氣資源規模,在臺盆區找到20億噸油氣大場面。連續5年,石油、天然氣三級儲量超過4億噸。
“短、平、快”勘探開發一體化模式,“高、新、優”鉆井新工藝新技術,形成了攻克勘探難題、推進高效開發的強大動力,在塔里木盆地創造了一系列奇跡:在以哈得油田為代表的初期探索中,建成了我國年產200萬噸的第一大沙漠油田;哈拉哈塘的完井周期從首輪井的200天縮短至目前的90天。在全國各大油氣田探井成功率拔得頭籌,日產油超過100噸、日產氣井超過100萬立方米的高產井,占油田開井總數的45%以上。
塔里木人不斷創新,千方百計優化井身結構,采取措施提高鉆井速度。空氣鉆井等先進技術的運用,給鉆井掛上了“快檔”。大北6井進行空氣鉆井時,最高日進尺達153米,提速12倍,僅用14天就完成了設計80天的進尺。鉆井新技術的應用推廣,為全油田降低鉆井成本2億元。
油套管國產化,讓塔里木效益發展如虎添翼。4年前,油田與寶鋼、天鋼兩大鋼廠簽訂戰略聯盟協議,共同研制開發符合塔里木復雜地質條件的高規格、新品種管材。2009年,油田用國產管材代替進口管材1萬多噸,油套管國產化率從2006年的不足50%上升到99.5%,節約采購資金2.3億元。今年,庫車勘探開發項目經理部全面推進國產化,實現了鉆井套管國產化率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