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油田是中國陸上最早發現和開發的油田。陜北有石油,最早在東漢(公元32—92)著名歷史學家班固所著《漢書地理志》中這樣記載:上郡高奴縣(即延安)有洧水,肥可燃。北宋科學家沈括預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并在世界上最早稱之為“石油”。到了元朝,《元一統志》中記載:在延長縣南迎河鑿開石油一井,其油可燃。
1905年,清政府批準籌辦“延長石油廠”。1907年9月10日,在延長縣鉆成了“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從此,中國結束了陸上不產石油的歷史,由此拉開了中國近代石油工業的帷幕!
2005年,為了進一步發揮陜北石油資源優勢,促進陜北石油產業快速健康發展,陜西省委、省政府決定對陜北石油企業進行重組,組建了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并由延長石油集團控股,14個涉油縣(區)參股,成立了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延長油田目前有22個采油廠,近6萬口油井,五萬七千余名員工。經過重組整合,油田得到了快速發展,2007年原油產量達到1031.69萬噸,成功跨入國家千萬噸級大油田行列。
歷經百年滄桑巨變,延長油田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在這新起點,實現延長油田新跨越的歷史重任也落在了一位地地道道的陜北漢子的肩頭。
張林森,榆林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四屆優秀企業家、十佳杰出人才、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首屆榆林經濟年度人物,陜西省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九五”技術改造先進工作者、跨世紀陜西企業界十大杰出新聞人物,陜西百杰、陜西經濟年度人物(和諧企業家),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這些榮譽和光環終于把他推到一個更加重要的崗位——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延長油田黨委書記、董事長。今年,他又榮幸被選為在延安段奧運火炬手,并應邀出席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張林森曾是吃“皇糧”的定邊縣石化局副局長,1993年放棄了吃“皇糧”的工作,選擇了風險大、錢沒有一分、設備沒有一臺、技術資料沒有一份、從來沒有干過的石油開發事業。
創業之初,他提出了“舉債起步,舊井墊底,以油養油,滾動發展”的地方石油開發思路,發揚“三老四嚴”、“埋頭苦干、開拓創新”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精神,四處奔波,多方求教,虛心學習,以執著的追求掌握了一些有價值的地質資料。經過反復考察和請專家論證,以長慶油田“大會戰”撤離后廢棄的9口邊緣殘次井起家。多方奔走,西上蘭州、東下河南,憑借他的人格力量和執著爭取為公司賒回了用現金難以買到的幾百萬元油井設備,開始了他的石油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