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實是社會轉型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5-12-22 來源:中國科學報 關注度:0]
摘要: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經歷了兩次能源轉型,一次是由薪柴轉向煤炭,一次是由煤炭轉向石油。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進入到第三次能源轉型期,以天然氣為橋梁的可再生多元低碳能源將逐步上升成為主要的能源形態。
為什么能源轉型能夠在全球展開?人...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經歷了兩次能源轉型,一次是由薪柴轉向
煤炭,一次是由煤炭轉向石油。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進入到第三次能源轉型期,以天然氣為橋梁的可再生多元低碳能源將逐步上升成為主要的能源形態。
為什么能源轉型能夠在全球展開?人民富裕、消費增加是其一;技術進步、能源結構多元化格局形成是其二;最重要的,是道德的力量推動人類對過往能源利用方式的反思。筆者曾讀到《道德對低碳經濟的未來學意義》一文,十分認同其觀點,生態道德的崛起催生了低碳經濟,社會道德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在能源轉型方面,道德是重要的,但僅靠道德是不夠的。我國拉動經濟高速增長的行業很多都是高耗能產業,造成嚴重的社會資源浪費,同時還造成環境污染,人民健康、醫療保障和社會穩定等問題也直接或間接跟環境污染有關系。面臨第三次能源轉型,中國不能再落后了,要真正肩負起大國責任。中國既是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不行動,全球能源轉型就實現不了。
中國怎樣才能實現能源轉型?提高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以及加快實現煤炭的潔凈利用都是現實途徑。筆者認為,要實現能源轉型,起關鍵作用的是政府和政治家“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手段。
APEC藍、閱兵藍留給我們的美好印象仍在,我們知道霧霾的成因,也知道有效的解決方法。僅就北京一地來看,一半的燃油汽車改為電動汽車、一半的燃煤鍋爐改為燃氣鍋爐,北京的藍天目標或許更容易實現。但重點在于怎么改、誰來推動、力度如何。政府是否具有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神,政治家是否具有撒切爾夫人關停煤礦時不懼罵名的擔當和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外國經驗告訴我們,能源轉型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但能源轉型與經濟轉型一樣過渡期都是痛苦的。階層的矛盾是否會被激化、社會的穩定是否將被打破、國營工業是否可能私有化,整個社會形態都可能被洗牌,能源轉型就是社會轉型。
總之,能源轉型是社會必需也是政府責任,需要政治家和政府拿出當年改革開放的勇氣和魄力,當年工人下崗失業率高、貧富差距拉大等社會問題都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陣痛。現在回頭來看,發展中的陣痛也正在慢慢得到解決。政府就是要用這種擔當精神來促進中國的能源轉型,解決中國的環境問題。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