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石油除了自產的以外還有絕大一部分來源于進口。其中沙特便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之一。而前段時間沙特與中國的能源合作,沙特前石油部長納伊米更是如數家珍。他說,中國和沙特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正在蒸蒸日上。沙特已成為中國在西亞、北非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其
中石油貿易占據很重要的位置。而早前納伊米就更是說過:“你們需要多少石油,我們就給多少石油。”納伊更是“經常往中國跑”,可以說已經成為中國的老朋友了。
中國之所以與沙特終止了石油貿易,這中間少不了美國的“功勞”。近年來,美國頁巖油開采技術日益成熟,且成本低,導致頁巖油產量大增,各產油國也面臨產能過剩危機。沙特石油市場也受其威脅,于是沙特不得不決定漲價,這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即使這次漲價完成之后,中國石化企業購買沙特原油仍然比以中東基準
油價低。然而,按照沙特的折扣方案,同樣一桶沙特含硫原油,賣給中國價格約為56美元,賣給美國約為55.45美元,這一價格差距也遠達不到中國媒體所說的價格“雙軌制”的程度而后沙特,在失去中國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之后,產能過剩不得不讓其將超過5700億桶石油“賤賣”給日本,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伊朗關鍵時刻雪中送炭!作為中東兩個石油強國之一,伊朗經濟以
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僅僅落后于沙特。然而對比日本,這次不僅是對石油價格和石油出口量對中國無限制,甚至是之前和日本合作的石油天然氣也強行從日本手中奪回送給中國,55%的股權直接給到中國的手里。
隨著
國際油價下跌到11年低點,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收入也不斷減少,再加上戰事,都讓國庫大失血。截止到今年10月份,沙特外匯存底已出現連續第九個月下滑,不僅如此;該國還發行了自2007年首見的債券。美國的頁巖油也在蠢蠢欲動,原油如果再低迷下去,頁巖油只需要6-9個月就可以實現徹底復蘇。曾經的“土豪”沙特已無路可退很難再有翻身之地了。
沒有了中國這強力的石油需求盟友加上美國的強力競爭,在承受庫存爆棚壓力之后,不得已低價甩手給日本。滿滿的一手好算盤,最后讓自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無奈和窩囊表現的是淋漓盡致。
沙特副王儲儲穆罕默德·本·薩爾曼4月份公布了2030年遠景展望計劃,其計劃是降低沙特對石油的依賴程度,雖然之前靠石油存下了不少的積蓄,也無法改變沙特國內銀行存款規模的萎靡,沙特政府也打算在國際市場上發債。看到沙特現在的結果,真的是讓人心生憐憫,可想而知,曾經的“大哥大”也只能退出國際舞臺了。
[
復制 收藏 ]